第19章(2 / 2)
小孩子一睁开眼就看到萧思远那张被京中闺淑偷偷赞扬的脸。可这种时候就算此时是宋玉在世,潘安复生,也无人欣赏什么美色。
这孩子显然如此,眼皮一翻,看样子是吓得想再撅过去。
萧思远还没见过被自己吓死过去的人,连忙掐他人中。
小男孩醒过来,张大嘴就哭得异常伤心:“我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萧思远无奈地等他嚎完丧,从怀里掏出一个饭团递给他。
他每日都泡在城头,按规定,登城作战的人可发给两个裹着肉干的饭团。
他在城头上塞嘴里一个,另外一个想留给陈继乾。每日清粥,陈继乾嘴上除了干皮就是裂开的口子,两腮凹陷,蜡黄蜡黄的脸。
说曹操曹操到,这边的陈继乾不放心萧思远,半路又折了回来,想看看萧思远怎么处理那孩子。
一进门就看见萧思远正拿着饭团哄那个偷粮食的孩子。
萧思远又对那孩子嘀咕了几句,告诉他最近就留在他这里,等敌军被打退后,再跟大家道歉。
他说完,习惯性地捏了捏孩子的脸,就跟平日捏阿季一样。
陈继乾靠在门边,看着一身血污的萧二公子笑得像个白痴,他突然觉得,这阴雨霏霏危机四伏的江阳城比禁宫要温暖很多
逼到份上了,萧思远还尝试擒贼擒王,偷袭敌营。当天夜里,他瞒着陈继乾,潜进海寇大本营。但面对近千个经验丰富的老江湖,一旦被惊动,人进去连渣都剩不下,萧思远只能悄悄地再退出来。
如今,他们只能寄希望于钱塘兵备道来援,海寇围城,不可能不惊动不远处的钱塘兵备道。
又过了三日,城外隐隐出现躁动,海寇竟然在撤离。
萧思远等人站在城头正纳闷,就见大道上杀来乌泱泱好大一队人马。战旗上书钱塘、吴等字。
丁崇古激动的舌头打结,双手猛捶城墙,城头士兵认出下面是朝廷的军队,立马摇动手臂,苍天有眼,海寇定然是接到大周军队到来的信息才撤离的,这一城的人总算有救了。
城下的人得到信号,立即摇动城门铁锁,准备开门迎接。
萧思远从刚才就蹙眉看了半天,此时突然一拍城墙,冲传令兵大吼一声:“不许开城门,快去,不许开城门。”
“为什……”旁边的男子话还没说完,一只强弩穿过了他的身体。他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胸口处的伤口,他心目中的救兵带给他的死亡。
“迎敌!”萧思远一声令下,管你是谁,想让我死,做梦。
没有人会想到,终于盼来的救兵,竟然是来剿匪的,所谓的暴民流寇就是指的他们。再拿起武器,每个人的心情都异常沉重,这些人大部分当了一辈子安守本分的顺民。九死一生在海寇刀下捡回一条命,转眼间,怎么就成了父母大老爷口中的暴匪。
有人不认命地试图向对方喊话,当场毙命。
萧思远只来得及将他的尸体接过来,那人瞪着一双眼睛,仿佛在控诉,为什么我们什么都没做,却成了人人喊打的暴民。
陈继乾愤怒地冲到城楼最高处,他大喊:“本宫……”
萧思远扑过来将他摁在地上,大吼:“你不要命了。”
“这是大周的军队吗,城外是本太子的军队吗?”
“城外是大周的军队,可未必是你陈继乾的军队。”方才海寇有序撤离时,萧思远就感觉到了不对劲,行动统一迅速,这是事先得到指令的表现。谁给的指令,给的什么指令?
在钱塘兵备道打来时,这个问题和困扰萧思远数日的谜团一起解开。
这座城,分明是个圈套,海寇逡巡海面,滋事寻衅,朝廷出钱养兵讨伐。久而久之,沿海一带的军队就开始养寇营生,靠朝廷的兵饷和杀敌取得的封赏过日子。
江阳城被空出来就是为了吸引周围的流民前来,等人数到达一定数量,钱塘兵备道就以流民暴动为理由出兵平叛。这城里每一颗人头都会换成真金白银的抚恤奖赏从朝廷的库房流出来。
“你以为他们会相信你是当朝太子吗?不等你把话说清楚,那些人先把你射成血窟窿。”
冒领军功,是杀头的大罪,这些人面对一个来历不清,自称太子的人会怎么办?最有可能的是赶紧多射几箭,把人扎得死透,死无对证。
城下围了少说有五千人,一个个全副武装,萧思远拍了拍陈继乾的肩膀,道:“急什么,海寇没围死咱们,他们也休想。”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