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思远 > 第5章

第5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是自然。”

江畔风急,杨絮翻飞。

萧思远独自站在江边临仙亭,父亲和长公主乘舟渡向江心,在袅袅白雾中若隐若现。

这条延泽江是扬子江的支流,两岸风光四时不同,万千景致宛如画卷。尤其是从临仙亭望去,江波浩渺,让人顿生宇宙无极之感慨。这里本是帝都最繁华的所在,只是在守正十一年的春末它便成了天下人眼中最不详的存在。

守正十一年暮春,显怀太子陈丰、秦氏秦怀桑、萧氏萧致行,一同遭遇事故,三人落水,无一生还。这条浸染了百年文人骚客气息的临仙亭也一同没落。

“京华三杰”当年是怎样的倜傥风流,才情耀世,在无数人的口口相传中不断翻新。惋惜,仰慕,甚至有人私下议论,若是当年显怀太子并未身殁延泽江,如果秦萧两门的长子都在。如今的大周又会是怎样的一番光景。

可那些毕竟是久远的故事,对于萧思远来说,每年的此时,才会让他真切的感受到二十年前的那场震荡朝野的旧事带给整个家族的是怎样一种切肤之痛。

萧胜行将短棹横置,和信阳公主分别拈香祭拜。一杯杏花春撒入江心。这是今年新出的汾酒,刚从窖中起出,便被马不停蹄地送往京都。

信阳一身素衣,未施粉黛。从前明艳无双的一张脸竟也爬上了几丝隐约的纹路。她闭目祝祷,一双眼睛从最初的难以置信,伤心欲绝到今时今日的平静无波,中间横亘了二十年的沧海桑田。

二十年,足够把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公主熬成满腹心事的赵王妃。

“多谢三哥。”

萧胜行被谢得一头雾水,脱口而出,“你我之间,哪里要如此。”

信阳公主微微一笑:“如果不是我昨天胡搅蛮缠一场,昨夜二郎就应该在定国公府那些不中用的家将眼皮子底下溜走了。到时候,他这个皮猴子一入江湖,比鱼入江海还自在自如。侯爷是铁定追不回来的,请罪折子一上。即便皇兄再怎样想发作,也不得不顾忌物议,训斥两句或者如老友般抱怨几句为人父母的难处也就揭过了。”

萧胜行被人说中心事,当场有些窘迫,干笑了两声。

陈玉将一碟点心抛入江中,她不喜什么鲜花清酒的供奉,每每祭奠都整得很有人间烟火气。

“其实,我很佩服三哥的魄力,连陛下亲自折节拉拢都能不屑一顾。所以,今日,我更感谢三哥能不顾一切站在我这一边。”

萧胜行继续装傻,他和陈启在世人眼中是完美的君臣典范。年少共事,携手同行,一个登临九五至尊,一个手握西北兵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归云城的血迹永远不会再干,有些嫌隙并不仅仅是嫌隙。

信阳懒得点破他:“人心难足,尤其当一个人,连天下都置于股掌之间时,心里只能和这世上没有的人没有的事较劲了。开宫学,入选的孩子中只有思远一人是世家子,其他人都是近几年炙手可热的寒门新贵。一边打压世族抬高新贵,一边笼络手握西北的萧氏。他防备的是谁,二哥不知?”

萧胜行再继续装傻就有些过分,忙正色。他当然知道今上的心思。一个上位者,最难以容忍的就是所谓的别人眼中的德不配位。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但是,和一个死去的人,一个近乎完美的人比较,输赢近乎惨烈。

所以,今上自登基以来,五征漠北,收拢兵柄,改革庶务,使君权完全压倒了世家。

可在世人眼中,仍旧会幻想,如果当年显怀太子未殁,今日的大周,是否会更加富庶,疆域会不会更加辽阔。

这种无力感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伤人的心病,无药可医。

如今兵权,南赵北萧。皇帝对萧氏伸出的这只手充满诚意,那他那把握刀的手又刃指何方,傻子也明白了。

“三哥,你知道吗?成林有意将西南兵柄让渡。”她对着萧胜行苦笑一声。

赵成林,靖南王,世代镇守西南,是当世唯一的异姓藩王。西南王府是大周在西南的屏障,可百年来,异姓为王,听调不听宣,也是历代帝王的心腹之患。撤藩之议,吵嚷了几代了,赵成林能有这样的决断,萧胜行打心眼里佩服。

“缅人擅长象战,成哥打算收缴完最后这一批战象后,就请旨与缅人互市。剿抚并用,西南又有大军二十万坐镇,可有数十年安定可享。”

</p>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