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2 / 2)
腊梅拜了又拜,方出来。不想遇到了金锁。
“腊梅,你在这做什么?”
“我,我来为一位姐妹挂牌。希望寺中僧人能超度她。”腊梅红着眼角,答道。
金锁瞥了一眼殿内,瞧见菩萨像前立着不少牌位,不禁想起自家格格也曾拜过地藏王菩萨。
“你家中有人。。。?”
“不不不,是春兰。跟我一起进宫的,与我情同姐妹。可惜,被那个桂城给害死了。”腊梅忆起过往,忍不住红了眼圈。
金锁也曾听闻那日长**的事。后来那个桂公公被调去了别处,那几个被打的宫女太监也都安排了别的差事。
“春兰她。。。。死了?”
“嗯。那桂城往日总缠着她,稍有不顺就百般折辱,春兰苦不堪言,可桂城攀上了皇上身边的德福公公,没人敢惹他。那日在长**,桂城差点将她打死。她被送去辛者库之后就一直不大好,高烧不断。就在前日晚,人就没了。”腊梅哽咽道。
金锁闻言直觉背脊发冷。宫里宫女太监对食是常有的事,老宫人变着法折磨新宫人也屡见不鲜。可牵扯到人命,却让她不寒而栗。
“所以你要在寺里给她挂牌,为她超度。”
“我与她同年进宫,一起捱过了辛者库的折磨。后来我去了坤宁宫,她去了咸福宫,原先在纯妃跟前侍奉,可因为做错了事,被罚去长**。这宫里,也就她能跟我说上话,再过几年,她就能出宫嫁人了。可不想却碰上那天杀的桂城,白白送了命。最后一条破席子裹身,连个墓碑都不能有。”
金锁瞧着腊梅泪眼婆娑,心下怅然,上前握住她的手道。“别太伤心了。如今还有你惦念着她,若她泉下有知,必也是高兴的。”
腊梅抹了抹眼泪。“如今我能为她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嗯。既如此,那你等我一会儿。”金锁说罢便去问小僧人要了一个木牌。
“你这是要为谁挂牌?”腊梅不解道。
“为。。为我家夫人。”
“哦。”腊梅点点头,便不再问。
金锁背过身去,在木牌上写了几个字,然后交给小僧人拿红绸遮着,放在了地藏王菩萨座前。
二人出了度灵堂,往妙严室走去。忽在此时起了一阵妖风,风刮进灵堂,吹得烛火七倒八歪,红绸被吹散在地,小僧人急忙上前护住。就在此时,腊梅无意间回头看到了木牌上的字,愣在当下。
“怎么了?”金锁走了几步突然发觉腊梅并没跟上来,便回身问道。
“哦,没什么?这妖风刮得沙子进了眼。”腊梅回过神,揉了揉步跟上。
“皇后娘娘要起驾回宫了。咱快些回去吧。”
马车里,阿武撑着头斜倚着软枕,闭目养神。上官婉儿只瞧着窗外景色发呆。主子们不说话,冬青和金锁也各自想着心事。连翘和腊梅坐在外面车辕上,跟赶车的太监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话。
阿武开口道。“紫薇,你可还曾记得以前的事?”
明珠格格忽而回神,见阿武仍闭着眼。“不知皇额娘说的是什么?”
“从小读书习字,觉得辛苦吗?”
苦吗?上官婉儿扪心自问,可灵识里已没有夏紫薇的残魂。她答道,“读书知理,应是一件乐事,紫薇不觉得苦。”
阿武微微一笑。“读了这么多书,紫薇可尽知天下事?”
“紫薇才疏学浅,天下之大,终其一生也只能窥其一二罢了。”
阿武睁开眼,叹道。“是啊,这天下
,上下千年,纵横万丈,千姿百态,无奇不有。”
明珠格格挑眉道。“佛教入藏已有千年之久,历经数朝,教义旁征博引、发展变化,分支冗杂,有些许怪事也不足为奇。”
阿武瞧向明珠格格。“不知紫薇对夺舍转世之事有何见解?”
明珠格格面不改色,金锁却心头大骇,只凝神听着二人说话,大气不敢出一下。冬青倒是好奇,眼巴巴地听故事。
明珠格格正色道。“佛家云,轮回转世乃业力之因缘果报,为普罗大众之道。然诸佛菩萨倒驾慈航,转世为人,宣扬正法,此乃特殊转世,乘愿而来,非业力所转,有如藏传密宗的**转世。而夺舍转世,窃他人躯体回魂,有如杀生,非佛法正道。”
“你这话教那主持喇嘛听了去,恐怕要与你辩个三天三夜。”
明珠格格不以为意。“佛教入藏由来已久,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入藏,携大量佛像、佛经,使汉地佛教深入藏地,其时吐蕃王松赞干布另一位妻子尺尊公主也信奉佛教,松赞干布因此拜为佛徒,并遣其臣端美三菩提等十六人往天竺学习梵文和佛经,将佛教引为国教,由此佛祖在吐蕃生根,开枝蔓叶。中原佛教自东汉流入,远比藏地佛教渊源深厚,但因各地僧人对于佛理之契会,各有主张,遂成支派。至隋唐,因理解渐精,融会贯通,各领一门,或禅或净或律,演为宗派,竞相开发。唐国姓李,奉老子为先人,奉道教为国教,而佛教在士族百姓中根基稳固,力量不可小觑,遂与道教并驾。后则天神皇改国号周,供奉周文王,尊崇佛教,诏令佛教列于道教之上。由此佛教在中土发扬光大,达到鼎盛,并影响至吐蕃。藏地佛教又结合自身古象雄佛法教义,加以融合提炼,与汉地佛教又成二门,故而汉地佛教中的邪道到了吐蕃成为正教也不足为怪,端的看佛门教徒修的什么佛了。”
冬青小盆友作为明珠格格小课堂的忠实听众,举起了小手要提问。
“格格,从来都是皇帝拜三清和佛祖,难道这太上老君和如来佛祖还要听皇帝的不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