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四章 此生永不阔别时(1 / 2)
我抓了抓头,羞赧道:“怎么?我是不是又说错了?不是春分的春分,哦?”
上官衍笑道:“差不多——好了,知道朱静现在落脚绣庄,我也就放心了,回去与叔将们也有个交代。深夜来访打扰姑娘休息真是抱歉,本想看看燕错伤势情况,夜半不便,下次再说吧。”说罢整了整衣襟,已是要走的意思了。
虽然的确夜很深了,但我还是有些不舍,道:“没——没事的,反正我喜欢热闹,多了个房间空在那儿我路过时还碜得慌呢,多个人反而感觉安生。”
上官衍扣紧了衣领,笑了:“以前可没觉得你胆小,好几次独自一人来花原都没半句害怕的话。”
我的脸一下烫得像着了火,幸亏灯火昏暗看不清,心里竟觉得开心,他好像记得很多小时候的事情,我喜欢小时候的自己,勇敢,开朗,无所畏惧。但我只留了那些梦中影像,苍白的云博与那浓妆的云清总是会串在一起出现,惊悚吓人,我不敢回味:“是吗……我真有些记不清了。”
“那时你还小,记不清也正常,倒是我,自从记清那些事后,一些小片段时不时的就会跳出来,我娘的,你爹的,还有你的。”上官衍盯了我一眼,笑意融融的眼神,那回忆应是美满的。
我低头笑了,不由自主。
静了一会儿。
上官衍掸了掸衣氅,道:“那,我走了。”
我忙到檐下张罗灯笼道:“出镇无灯,带个灯吧……”
上官衍转过身,袖间微亮——
原来是袖袋里的月光卵玉的布袋也已经提在手上,缝隙间透出那冷白的恒光昏暗中有点刺眼,正如那姑娘在默默地陪伴着他走过每一寸黑暗与寒冷一样。
我黯然地看着灯笼,心道人家有不灭月光,轻巧方便,还要这风吹就扑闪的灯笼作甚,提着还嫌重呢,真是多此一举。
上官衍将布袋收了回去,上前来拿过我手里的灯笼道:“姑娘有心,我来吧。”
我笨手笨脚地将灯笼给了他,他将灯笼提得高高的,见我傻站着不动,笑道:“怎么?只借灯笼不借火么?”
“哦……你瞧我……”我傻头傻脑的去点烛。
灯光亮起的那一瞬间,我看到上官衍脸上带着的微笑,不知那是有意伪装的开心抑或是无心流露出平静,我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宁与幸福,像是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不管我余生还有多长,只要转身就能看见这个人,能看见他这样平静安康,就已经很足够。
上官衍明眸如水,道:“多谢姑娘。夜深露重,不必多送,早些休息吧。”
我点了点头。
上官衍走了出去,孤灯,独影。
我在檐下站了一会儿,感觉喘不上气,然后我深深吸了口气,往院外快步走去。
那盏孤灯刚好转过巷道,我跑了起来,说不清原因,道不明情绪!
夜深,衣裳繁重,我没跑几步就感觉很累,转过巷道,孤灯在不远处微闪。
“大人!”我轻幽幽叫了一句。
上官衍像是没有听见,继续慢慢向前走,他走得有点犹豫,好像在选择自己要继续前进的方向。
我接着跑,但他看似走得很慢,我仍旧与他有一段距离,像是这一辈子都追不上了一般。
“大人!”我又叫了一句,夜风和着我的声音,模糊了。
上官衍继续走,他没有往西边镇门走,而是往东边走去了。
他不回衙门吗?半夜三更还要去哪?
我的脚步愈发沉重,短暂鼓起的力气跑了一小段后消失殆尽,我跑得越来越慢,连快步走都都提不起劲。
巷道拐到大街,大街各处檐下都有灯笼,有些人家还会在门阶上放个灯笼,上官衍即使真的在这大街上行走,那灯火也不明显了——
我跺了跺脚,真是没用,明明是想多送一程他,结果连人都没追上。
我顶着寒风半眯着眼睛,想在某处能看到那移动的灯火,没有小摊贩的街道显得特别宽阔,我看前看后,不知道该往哪去找。
往西边走快道他没走,那应该就是还在镇中,他会去哪呢?
我心里闪过一个念头,但是不敢确定,只能赌一赌能不能在那儿碰见他了。
我急匆匆往举杯楼走去,抱着最后的希望。
快到举杯楼大门前时,我突然停了下来——
因为我眼角余光好像瞥到小巷中有很近的烛光——
我退后几步,看着巷口,松了口气……
上官衍提着灯笼,靠在巷墙上看着巷上天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