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怒斥淳于越,李斯变法(1 / 2)
其实在始皇帝在位之际,始皇帝就已经开始减轻刑罚这些了。
但大秦有一个致命的弊端,那就是当年大秦灭六国的时候,扩张的太快了,大秦的基本盘内,根本就没有足够官员能够去帮大秦管理那些地盘。
很多官员用的还是六国的旧官吏。
这其中有一部分,是暗中反秦的,有一部分,根本就没什么能力。
甚至还有一些官员,他们敢把原本就严苛的秦法,变的更加严苛。
一来能帮自己敛财,二来,能让这些百姓仇视秦国。
用着大秦的公信力,捞着自己的钱,最后还反秦。
总的来说,始皇帝下达的政令,很多根本无法在地方实行。
别说是政令了,甚至很多地方都直接窝藏反秦人员。
这也是为什么始皇帝统一之后,一直满世界巡查的原因。
他不巡查不行啊!地方的掌握力度是真的弱,不巡查那是真敢反啊!
不过,这一次,陆远也就进行了这几条大赦。
更多的就没再弄了,现在他手上有一张李斯变法牌。
自己登基的时候,展示一波仁慈,立下人设,搞一点仁政就行了。
至于彻底大改大秦律法的事情,那交给变法牌去处理就好了。
大秦要变的东西太多了,也太杂了,不是一个登基大赦就能解决的。
至于说,李斯变法会不会失败,这个可能性并不大。
只是这变法成功之后,老秦人的福利,或许会被削弱一些,到时候,再让李斯安抚一番老秦人的情绪,应该就行了。
..........
“陛下,臣有奏。”
九月。
在陆远登基之后朝会上。
一个儒生站了出来,对陆远行了一礼后道。
“嗯?何事?”
陆远瞥了一眼开口之人。
这人正是扶苏之师,大儒淳于越。
都说始皇帝焚书坑儒,这大儒却在焚书坑儒活得好好的。
真就有些可笑。
始皇帝若真是焚书坑儒的话,难道那些儒生的价值,会比淳于越,叔孙通他们这些大儒更有价值不成?
“陛下,当下大秦经连连战乱,又修筑长城,直道,运河,皇陵。
数十年来,黔首生存为艰。
臣恳求陛下,行周礼,施仁政。
另,这数年来,各地官员凋敝,朝堂政令难以实施。
臣请陛下分封宗室为诸侯,分管各地,如此,方是长治之道。”
淳于越对陆远献策道。
一开口,那就是动摇大一统根基的话语。
可以理解,他先前就是因为这一番话,导致了焚书坑儒事件的发生。
更是让扶苏被始皇帝扔去戍边了。
他自己更是被撤了职。
现在,扶苏登基了,他的官位也回来了。
以他对扶苏的了解,按理说,这一套扶苏应该是会听的。
“行周礼?施仁政?不知卿所言仁为何物?何为仁?谁来定义仁?
这个仁,是你说了算?还是朕说了算,亦或者众口铄金?少数服从多数?
若是有人披着仁义礼信的外衣,干着狼心狗肺的事,他是仁还是不仁?
莫说治国,便是治家,那都要有规矩,家有家规,国有国法。
只有写清楚,说明白的法,才能治国,才能让大秦子民心安。
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仁,莫说是治国了,就是两件家务事,都够给你断一辈子了。
这种治国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