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武器研发(1 / 2)
转眼间距离表彰大会已经过去两个月了,张建华也正式带领学生和其他工程师完成了制齿机的研发。
这也标志着在工业母机方面,华国已经追上了世界发达国家。
“好,好……建华同志,我要感谢你的辛勤付出。”国家科委聂主任郑重的说道。
“聂主任,这是我应该做的。”张建华谦虚的说道。
“眼下机床研发成功了,下一步你想搞什么工作?”聂主任开口问道。
想到昨晚抽到的枪械以及火炮等武器资料,以及聂主任的身份,张建华当即开口说道:“我从小就热爱枪械,也曾经自学过相关的知识,我想试着研究枪械武器,您看可以吗?”
“这有啥不可以嘛!我这个国防科委可以做主,你可以随意翻阅目前所有的枪械资料以及试验实物。”聂主任高兴的说道。
他了解过张建华,知道这是一个过目不忘的天才,今年刚刚20岁就主持研发了工业母机。
相比于工业母机,枪械技术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复杂,却又是当前必不可少的。
张建华若是能研发出世界领先,适合华国人使用的武器那就再好不过了。
于是在聂主任的支持下,张建华正式加入国防工业委员会下属二机部。
加入二级部之后的第一个月,张建华表面上在查阅当前的枪械火炮等资料,实际上是在吸收垂钓上来的各国的枪械火炮等武器资料。
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吸收,结合当前国家的材料等工业生产水平,张建华以另一个世界华国的武器为样本,确定了研制何种武器。
确定之后,张建华找到枪械研究负责人李华,要求生产一部分样品,然后进行试验。
张建华天才之名在进入二机部第一天就被传开了,因此李华并没有怠慢他,当即组织人员进行生产。
张建华则是开始了火炮的研发,这个才是他来的重点。
别看如今武器发展很快,但常规战争中,火炮仍然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左右战场形势的重要因素,在战场上有“战争之神”的美誉。
如今国内使用的是苏式火炮,但由于两国合作破裂,咱们还处于学习模仿阶段,技术尚不成熟。
在火炮领域,国内目前的技术水平连三流都算不上。
张建华结合当前国内的工业技术水平,决定拿出另一个世界华国的榴炮技术。
另一个世界华国的火炮技术世界领先,拿来在合适不过了。
唯一可惜的就是当前国内的材料还落后,不能完全发挥手里火炮的水平。
另一个世界的火炮种类繁多,可以适应任何环境,最远的能打150公里,特殊环境下的一些火炮也能打40公里。(网上搜的资料未必准,不必较真)
不过现在虽然大不了那么远,但有此技术足以踏入世界第一梯队。
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张建华正式拿出了火炮的资料,与此同时,他设计的枪械样品也生产出来了。
李华将此事上报上去,聂主任等一众领导亲自观摩试验。
“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问题?用着还合适吧?”聂主任问着试验的军人。
张建华等人也看向了一众试验军人,等待他们的说辞。
“好,非常好,比咱们目前所用的枪械性能进步了非常多。”
“用着很趁手。”一众军人爱不释手的说道。
“拿来让我也试试。”聂主任开口道。
随后又有几名老将军也来了兴趣,开始试验新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