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1050岳麓(2 / 2)
“我是认为西学的重要性没有那么高,不能因为一次、两次的战争失败而否定我们传承千年的中学。
容闳他说陛下你是当今学贯中西的第一人,所以我特地向陛下请教、我的观点是否正确。
陛下你从小接受的是中学、出国之后才掌握西学,我想陛下你能给到我们最正确的答案。
究竟是西学胜于中学、还是中学远胜于西学,这个问题困扰了我许久时间。”刘昆很是纠结。
朱文聪听后有些失望,自己对当今的读书人要求特别高、因为他们是足以去改变整个历史的人。
沉浸在过去的人是永远回不来,过去辉煌、强大并不代表现在、未来依旧如此。
“当你们在意胜负的时候、你们已经输了,文化是多样性的、正如一个人的多变性格。
就比如我们的湘菜与江南的苏菜,你能分出一个胜负吗?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外地人终究是吃不惯。
我们也不能固步自封,如果我们只顾着吃湘菜、认为湘菜天下第一,那我们和井底之蛙又有什么区别呢?
天下八大菜系各有各的特色与风格,只有尝遍了各大菜系的美食、你的厨艺才能更进一步。”朱文聪指着桌上的美食。
刘昆瞪大着双眼、朱文聪这个说法就像醍醐灌顶,刘昆大彻大悟、自己有些着相了。
朱文聪始终不认为现在的东方文化有多好,受封建王朝的影响、东方文化中的糟粕还是很多的。
“不去了解西方文化、怎么知晓差距在哪里,难道就只会手捧圣贤之书、骂一骂当朝者不公?
你们真应该好好的看一看《海国图志》,魏源先生早已看明白了差距、只是你们一直不愿意承认。
当下诸多的问题我觉得不在于外部、而在于内部,孔子曾经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你们有没有做到就不得而知。
我是不希望你们把时间都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你们更应该珍惜当下的每分每秒。”朱文聪望着学子们。
学子们早已羞愧的低下头,自己们还在不断的翻寻圣人之书、试图找到救国救民的成功案例。
殊不知答案并不在圣人之书上、而是在每个人的自身,自己都做不到从严要求自己、谈何去改变天下。
“真是惭愧呀!我们一直以为是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够多,所以无法解决当下社会的问题。
难怪曾部堂让我多多的接触西学,可我担心西学会影响到我掌握的中学、事实上不过是庸人自扰。
一直听闻陛下对教育的建设是不计成本,故此我想让陛下支持湘地的教育建设、让更多的人能读上书。
现在看来我们所教授的知识已经跟不上时代了,还请陛下指点一二、将西学引进到我们的教育体系。”刘昆缓缓说道。
朱文聪再次感到震惊,这刘昆不愧是学官、一门心思都用在了教育建设上。
难怪近代的湘地人才辈出,没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就不可能诞生一位位人才。
刘昆重视中学、曾国藩重视西学、张之洞更推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们都是湖广的朝廷命官、为湖广的教育做出巨大的贡献。
正因为打下了牢实的基础、才有后世的一句历史评价:一部湖南史半部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