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新的任务,击毁巡洋舰(1 / 2)
在曼德勒,远征军指挥部内,一场军事会议正在展开。
参加这次军事会议的,有史迪威、罗司令、亚历山大以及旅长。
当然,旅长只是凑数的,因为这次的战斗,和旅长一点关系都没有。
反倒是亚历山大在这接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把英缅军第1师收拾了一番之后,把他们又从往印度的路上拉回了缅甸仁安羌,并象征性地派了一个团南下和在岱枝的远征军第66军汇合。
亚历山大这么做的目的也很明显了,那就是进攻仰光,也有英缅军一份力。
当然了,至于这份力有多大嘛。
我就问你,是不是出力了!
众人就位之后,史迪威率先说道:“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我们总计往前线运输了多运输超出预计所需20%的物资。
而且在半个月的时间里,东线的日军第56师团残部已经被八路军解决了。
现在,第5军在勃固,第66军在岱枝,两军距离仰光距离都在50公里左右。”
说完,史迪威稍微停顿了一会,随后看向众人的表情。
旅长面无表情,因为这件事和八路军没有关系,他只是旁听的。
至于其他两人都是面带笑容地看着史迪威,史迪威随后便继续说了下去。
“从目前来看,日军第33师团在撤回仰光之后,并未从仰光撤离。
看来日军内部也不愿意撤离仰光,而是希望第33师团能够在海军舰艇的协助下,在仰光坚守,等待反攻。
我们兵力上占据绝对的优势,所以接下来,我们稳扎稳打,收复仰光的困难程度并不算太高。”
旅长闻言,则是提醒道:“史迪威将军,我想我们或许应该考虑下日军的舰艇了。
根据可靠情报,这次日军派遣到仰光的舰队里,有两艘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
如果直面这支舰队的火力,将会对我们的进攻造成巨大的影响。”
在旅长说完之后,史迪威则是先说道:“关于这件事情,我们也有所准备。”
说完之后,史迪威看向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心领神会,随后对旅长说道。
“我们目前重新整修了曼德勒机场,现在已经可以起降轰炸机了。
在发动攻击之前,我们将会先行使用轰炸机对停靠在港口的日军舰艇进行一轮轰炸行动,炸沉日军舰队。”
这件事情是史迪威亲自和亚历山大商议的,所以旅长并不知情。
不过即便是这样,旅长也还是眉头紧皱。
因为即便是他这样的【外行】,也明显能看得出来这个方案并不保险。
于是他继续对亚历山大和史迪威询问道。
“如果轰炸行动不理想的话,又该怎么办?
或许我们应该考虑以空袭行动轰炸日军舰艇,在空袭成功,确定炸沉日军舰艇之后,再考虑地面部队进攻仰光?”
亚历山大听完翻译员的翻译之后,将原因解释了一遍。
“很遗憾,这点我们暂时做不到。
我们目前极度缺乏航弹,这次空袭能够凑集的这些航弹,已经是我们在缅甸以及印度的最后一批航弹了。
剩余的这些航弹等物资,已经在本土运来的路上了,但是距离他们的抵达还有半个月的时间。
所以,我们的攻击机会只有一次。
因此我们才会打算在这次地面部队发动攻击的同时,同时让轰炸机发动空袭。
最大程度降低日军舰队的对空警戒。”
旅长听完原因之后,就没有再提意见了。
如果真如亚历山大所言,那确实机会只有这么一次了。
现在战局的变化很大。
在所罗门群岛瓜达尔卡纳尔岛地区,盟军和日军已经展开交战。
日军在这里布置的兵力并不少。
如果再过一段时间,等到日军抽调兵力抵达仰光,那远征军必然会丧失现在兵力上的大优势。
所以,现在趁着日军还没有完成增兵的这个时间节点,收复仰光,也成了远征军作战的必然。
见旅长没有意见,史迪威继续说了下去,把具体的战斗安排给说了一遍。
在整个指挥部内史迪威、罗司令、亚历山大达成一致之后,便把作战计划发给了在前线指挥作战的杜副司令。
当然,这份作战计划,仅仅是大致的作战计划。
其中是把轰炸机和英缅军的作战内容作了规定,至于前线部队的指挥作战嘛,还是靠前线的杜副司令亲自指挥。
这点即便是对杜副司令有意见的史迪威也不得不承认,杜副司令在指挥上,确实还是有能力的。
杜副司令在接到命令之后,则是开始安排部队的具体作战。
8月26日上午8点,在勃固的第5军首先对日军发起了攻击,由于长达半个月的隔河对峙,第5军对日军的布置已经很清楚了。
而且这次,第5军也吸取了第200师此前的渡河教训,虽然仍旧以运输59式坦克为最终目的,但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改成了更为实际的让第200师主力过河。
这点的改动显然是十分合理的。
日军虽然占据勃固河西岸,但是由于第66军抵达岱枝,所以日军在勃固河西岸的,最多就只能有一个步兵联队的兵力。
最多就是加上有炮兵协助防御而已。
以三千人的兵力,想要防御这么长的一条河流,显然是不现实的。
在远征军的进攻下,日军第33师团第213联队,并最终放弃了勃固河西岸的控制权。
上午9点30分,第一座能够通行59式坦克的浮桥正式搭建完成,59式坦克顺着浮桥渡过了勃固河。
随后,第5军剩下两个师也顺着搭建的各座浮桥渡过了勃固河,一步步向仰光方向推进。
于此同时,远征军第66军也在岱枝方向发起进攻。
岱枝方向的远征军第66军虽然没有第200师的装备好,但好歹也是获得了远征军总指挥部的加强。
且同样的,日军在岱枝方向的防御部队并无在这里坚守的决心,因此在第66军发动攻击之后,很快就撤退了。
当天,日军一路后撤,远征军一路推进,日军后撤超过三十公里,双方都已经靠近仰光城区。
在这里,双方终于是遭遇了日军的第一道正式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