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你打我干嘛呀?空手套白狼(求月(2 / 2)
他就知道数学竞赛这件事,任重道远,很难普及。
这就是信息差呀。
但凡韦嘉鸿知道数学竞赛,也不至于这样了。
要么是当地学校没有宣传到位,要么就是当地知道有数学竞赛却没有组织参加。
虽然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但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韦嘉鸿好在是上了大学,并且也来到了王多鱼面前,但应该还有更多的人,可能都不知道这事儿呢。
所以从韦嘉鸿接下来的自我介绍中,王多鱼想了很多很多。
等韦嘉鸿陈述完毕之后,王多鱼这才说道:
“你们四人都已经有发表了两篇或两篇以上的论文,按理说你们可以直接成为我的学生,但我向来一视同仁,你们以前的师兄师姐都一样,他们都是必须要通过测试”
“所以接下来你们就在我办公室里做题,喏,我刚才给你们出的题目,你们现在开始做题,时间到下午五点结束,现在开始。”
麦克马兰他们四人闻言,顿时都坐下来赶紧开始干活。
这是必然要走的流程,即便王多鱼也认为他们四人有这样的天赋和实力,可流程既然是流程,必然有它的道理。
就算这个流程已经有些僵化了,可现实世界的游戏规则就是这样。
如果不是这些规则,那么岂不是谁都可以成为他王多鱼的学生
如此一来,王多鱼岂不是甭想好好搞科研了么
要知道,如果带的学生越多,他需要耗费的时间就会越长。
而且他带的学生,跟其他导师带的学生还不一样。
杨念真他们虽然是师兄师姐,但未必能够教得了韦嘉鸿他们四人。
但凡有这么简单的话,王多鱼肯定会多招收几个学生了,不至于把招收学生的条件卡得那么死。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快来到了下午五点的时间,王多鱼分别检查了他们四人写的答案,不由点点头。
他给他们四人的题目都完全不同,南辕北辙。
比如高尔斯和韦嘉鸿他们两人的基础方向有几个领域是重合的,比如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调和分析等,但他们各自侧重点不一样啊。
高尔斯对组合数学等更加精通一些,韦嘉鸿反而是全面一些,比如他还在拓扑、群论、代数几何等层面也有过研究,另外就是更精通于映射、几何学等。
因此,王多鱼在出题的时候,就会有不同的考察重点。
这是王多鱼根据他们各自的论文所得出来的结论,然后根据这些进行出题。
四个人都是不同的题目,就算他们进行交流,也没办法。
只因为这些题目都是他们各自最擅长最拿手的领域,所以如果他们自己本身都搞不掂,那就甭想从其他人那边获得更好的灵感。
万幸,这四人都不是菜包,他们都可以完成王多鱼对他们的考察。
考察结束之后,王多鱼便直接宣布,从今天开始,他们就是他的学生了,明天就可以搬去办公室那边,跟他们的师兄师姐们一起‘办公’了。
韦嘉鸿四人高高兴兴地离开了办公室,而王多鱼则是去了一趟行政大楼书记办公室。
结果刘德本并不在,他只能去找吕恭良了。
还好吕恭良是在学校的,要不然王多鱼就只能去找韩绝了。
虽然现在已经有小灵通手机了,但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可以通过这个小灵通手机联系到人,因为还有关机或者是信号屏蔽的时候。
出于保密的需要,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多鱼,是出什么事情了么”
校长办公室内,吕恭良看向王多鱼,担忧地问道。
“是这样的,校长,我今天收了四个学生,他们是分别是日野康仁、麦克马兰、高尔斯和韦嘉鸿,其中韦嘉鸿是广州中山大学的学生”
王多鱼陈述了一下情况,表示他这位学生居然不知道数学竞赛的存在。
如果不是机缘巧合,韦嘉鸿读了大学,而且他对数学十分感兴趣,不远万里地乘坐火车来到了冰城这边。
那么很有可能国内这边真的就少了一位数学天才。
韦嘉鸿之前也发表过论文,但其中两篇刚刚在《哈工大数学期刊》通过了终审的论文,却没有通过中山大学他们那边的期刊审核。
理由很简单,胡说八道。
其实就是他们那边的期刊根本看不懂韦嘉鸿的论文,这才导致这样的事情发生。
为什么
因为他们期刊本身的编辑水平非常有限,甚至都不是教数学的,估计就是高中数学老师的水平,怎么可能看得懂韦嘉鸿的论文呢
既然论文都看不懂,当然不可能发表。
要不是韦嘉鸿不甘心,不服输,跑过来参加报告会,那么这位天才估计就这么沉下去了。
王多鱼询问过韦嘉鸿,为什么不给《哈工大数学期刊》投稿,得到的回答也很意外。
韦嘉鸿认为太高端了,他不敢投稿。
一句不敢,不够自信,让王多鱼哑口无言。
或许韦嘉鸿身边的人习惯了打压他,因为大家都看不懂他的那些数学符号,当然不会认同了。
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现如今的情况。
这就是为什么王多鱼会给那些想要来听他报告会的人,设置这么多门槛的原因。
毕竟不是谁都能够听得懂数学的。
特别是基础数学理论研究,这方面更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透彻的,只因为太抽象了。
“校长,我们早就进行小学、中学等竞赛,可是直到现在,好几年时间了,似乎效果也不太好,很多天赋绝佳的学生,就是被这么耽误了.”
“所以我希望能够反馈一下这件事,跟教育局的领导聊一聊,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电视宣传上面也尽可能地做到位.”
“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本来就不太好,这一点我知道,但能不能多分一点资源给这些地方呢”
听到王多鱼的话,吕恭良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才好。
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这一点毋庸置疑,毕竟吕恭良他本来就是数学教授,以前是北大的力学教授呢,因此他非常清楚这一点。
可是教育资源不均衡,这不是说改善就可以改善呀。
能怎么办呢
就是尽可能地做到最好呗。
王多鱼其实也还有一个更加简单粗暴的办法,那就是砸钱。
但问题是,这个方法太粗暴了,而且未必就会有效果,何况之前他没有砸钱么
砸下去的这些钱,能不能到那些偏远地方,那都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所以不是简单的砸钱就可以了。
最重要的一点,王多鱼现在也缺钱呀。
因为砸钱搞教育的事情,不管多少钱,那都是不够填这个窟窿的。
马上就是九月份了,王多鱼现在就是要把更多的资金砸到日本房地产市场和股市上面。
就是希望能够利益最大化呢。
所以关于砸钱这件事,王多鱼没有跟吕恭良说。
后者表示,他知道这件事了,后续肯定会重点跟进这个工作。
当天晚上,日野康仁他们四人已经住进哈工大研究生院工作人员安排的硕士研究生寝室,他们都是单人间。
在哈工大,本科生也分了层次,比如普通本科生,都是四人间。
实验班、天才班的学生,从八三年之后,都改为了二人间。
而硕士研究生,那就是单人间了。
到了博士研究生,那就不是单人间了,而是两房或三房的套房了,里面有独立卫生间、厨房、客厅等,就跟一个家没什么两样了。
苇子沟新校区已经在建设当中了,预计明年就可以住进去了。
到时候新校区的寝室楼将会更加夸张。
隔天上午,数学系教学楼,日野康仁他们四人来到了办公室,看到了杨念真他们几人。
一番热情地友好交流之后,韦嘉鸿忍不住把荣光夏拉到一旁,小声地询问道:
“师兄,你们成为老师的学生多少年了呀我怎么感觉你们读了很多年了呢”
荣光夏和杨念真两人是硕博连读研究生,从一九八一年五月底开始的,到现在已经有四年时间了。
说起来,这个时间确实足够长久的。
但那又如何呢
现实情况就是他们已经达到了毕业的标准,只不过他们都懒得毕业罢了。
特别是约克兹和博切尔兹两人,他们恨不得明年快点到来,然后他们可以跟他们老师王多鱼一起拿到菲尔兹奖。
当然,明年的菲尔兹奖竞争激烈,约克兹和博切尔兹两人未必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杨念真和荣光夏他们两人也不弱,都在努力攀登数学高峰。
明年不行,那就是等一九九零年,总之他们一定要拿到菲尔兹奖。
四个人一起竞争,说实话并不是‘师门相残’,而是需要打败外面的人。
阿兰孔涅这位是最后一届了,因为他已经超过四十岁的年龄限制了,现在看来,他明年必然可以拿到菲尔兹奖。
除了他之外,还有让布尔盖恩、西蒙唐纳森、弗拉基米尔费尔德他们三人,一个比一个还要强。
比如西蒙唐纳森,他已经完成了四维的拓扑学流形。
“师弟你不懂,你们刚入学,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以后慢慢就会知道的了。”
荣光夏拍了拍韦嘉鸿的肩膀,笑呵呵地说了一句,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不是他冷漠,而是他跟对方也不熟,贸贸然表现得太过热情,不太好,慢慢来呗。
韦嘉鸿没弄明白,但也不好再多问什么。
日野康仁他们仨老外倒是没有多少想法,跟约克兹、博切尔兹他们聊过之后,几人便也各自忙各自的事情了。
很快,韦嘉鸿他们就发现了,留在办公室的六位师兄师姐,他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很快就离开了办公室。
不管是杨念真还是荣光夏,亦或者是高华建、马克西姆、约克兹和博切尔兹他们四人,全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碌,韦嘉鸿很想问,但没来得及。
直到过了几天之后,他们才知道,原来王多鱼会给这些师兄师姐们发一些科研任务的呀。
王多鱼并不是把他们当牛马来使唤,而是这些科研任务对他们本身也是有很大帮助的,何况,到了每年年底的时候,他们也不是没有年终奖拿。
即便他们的薪资不低,但应该没人会拒绝一些额外收入,嫌弃自己钱多的吧
六月十九号这一天,哈工大教师别墅区内,王多鱼家里,今天很热闹。
过去半年多时间,王多鱼家里跟以前相比,就安静了许多,这样的聚会少了很多。
原因就是因为刘晓俪之前流产的事情,导致王多鱼对饮食这方面更加注重了。
最关键的是,上次流产的事情,至今都没有调查出结果,没有把背后的人给揪出来,这是王多鱼最难以接受的事情。
别人都已经对他造成了这样的伤害,让他少了一个孩子,结果却是找不到真正的凶手,更别说背后的人了。
难受啊!
王君宏他们这些小屁孩在客厅里追逐打闹,王多鱼则是在书房内,听着郑宝印他们的工作汇报。
“九叔,潘多拉在日本的营收还是很不错的.”
潘多拉从三月份就已经开始进军日本了,但正式开业还是在五月一日劳动节这一天。
因为前期的准备非常多,而且为了打响第一枪,王建超可谓是做了非常多的准备呢。
他不仅仅是从日本的三井住友银行、瑞惠银行、横滨银行等进行贷款,也找旗银行日本分行进行贷款。
总之,谁利息低,他就找谁借贷。
借贷来干嘛呢
投资房地产、商铺等!
潘多拉明明是一家高档服装品牌企业,但进入日本之后,却是大举借债,并且还进军房地产和金融市场。
简直无法理解。
但是看在潘多拉这个牌子上,这些银行都高兴坏了。
特别是潘多拉还愿意借日元,还美金,这一招儿,简直无敌,让横滨银行等日本本土银行,差点高兴到原地蹦起,心里笑骂王建超是大傻逼。
为什么
因为日元现在的价值很低,而美元却在持续升值。
潘多拉从横滨银行、三井住友银行等借贷日元,未来还钱的时候,归还美金,这就是摆明了要给这些银行送钱呀。
合同签订了就是这样,横滨银行等企业全都火速签订了合同协议,并且还给潘多拉很低的利息。
也正是因为需要完成这些合同,所以潘多拉进驻日本的时间晚了很多。
而潘多拉进入日本之后的表现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它居然格外畅销。
去年潘多拉在美国每家店平均每日营收数据是三点六二万,最高的平均日收数据是圣诞节那段时间,是十二万美金。
然而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横滨等城市总共有十三家店,但在五月份的三十天时间里,每家店平均日营收数据却是六点七万美金。
简直就是离谱至极。
众所周知,高档品牌的利润率本来就很高,结果其营收还如此夸张,那可真的是小刀拉屁股,开眼了。
就算是王多鱼,听到这个日均营收,也是一阵目瞪口呆。
因为有如此高的日均营收,也意味着整个五月份,潘多拉在日本的营收,达到了两千七百万美金。
强得离谱!
“很好,非常不错!”
听完之后,王多鱼不由大笑着点头道:
“这些利润全部都投入到房地产市场当中,股市的话,直接购入日本几家大企业当中,比如东芝,比如丰田等”
他为了能够在接下来的九月份当中,能够持续地获得更多的利润,已经早早开始进行布局。
借贷是从今年上半年才开始的,之前一直都只是投入利润罢了。
广场协议必然会签订,未来的市场走向也肯定是跟原时空一样,因为日本根本没有其他办法,他们只能够把更多的资金转移到房地产和股市这两大蓄水池里,否则的话,日本经济先崩溃了。
但是有房地产和股市这两大市场作为蓄水池,他们就认定,日本经济不会崩溃。
只是万万没想到,日本的房地产市场和股市会如此夸张,在接下来几年时间里,逐渐膨胀成为一个超级大气球。
到了现如今的六月份,王多鱼更加肯定接下来日本经济的走向肯定会跟原时空一样,所以他才会不顾一切,贷款也要完成这些投资。
潘多拉进入日本市场,那是十分正常的市场经济行为,没人能够说得了什么。
贷款日元,未来偿还美金,这也是策略。
在横滨银行等日本本土银行看来,这就是潘多拉为了进入日本市场而作出的‘妥协’,毕竟他们可没有怎么钱,而是直接靠贷款的方式筹集资金呢,潘多拉本身并没有投入多少资金。
差不多就是空手套白狼呢。
当然,潘多拉也是在贷款时确定了会用潘多拉这个品牌名字,以及购置的相关房地产、商铺等作为抵押,要不然的话,横滨银行等日本本土企业又不是傻子,咋可能会贷款给潘多拉呢
所以贷款这事儿很简单。
而潘多拉的这种方式,基本上都是参考优玛服装等其他品牌,只不过他们彼此间合作的银行不一样罢了。
“九舅舅,那我们接下来三个月也是这么做么”郑宝印如是问道:“但是我怕会不会资金链断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