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李二的老毛病怎么又犯了?!【月票(1 / 2)
第281章 李二的老毛病怎么又犯了!【月票加更】
“观音婢!!观音婢!!!朕要杀了那田舍郎!!杀了他!!”
一阵咆哮如雷的声音,从太极殿一直喊到丽正殿,吓得周遭的宫侍无不瑟瑟发抖,跪拜退让。
虽然这已经不是李世民第一次这样咆哮了,但李世民每次咆哮,都让人不寒而栗。
毕竟这位皇帝在战场上,那可是挥手间,伏尸百万的天策上将,威慑力可见一斑。
“陛下这又是怎么了”
香菱看了眼淡定自若的长孙皇后,兀自嘟囔了一句。
正在帮长孙皇后修剪草的李丽质,则有些好笑的停下手中的动作,抿嘴道:“还能怎么,想必又是那魏大人惹父皇生气了吧。”
“唉,父皇也真是,实在受不了,就将魏大人流外了嘛”
“你懂什么!”
一直没说话的长孙皇后,听到李丽质这话,当即板着脸瞪了他一句,正色道:“太子少师是良臣,是你父皇的肱骨之臣,是社稷的栋梁,哪能流外”
“可是,他也太放肆了吧,每次都这样刺激父皇,换做是别的朝代,别的皇帝,怕是早就被灭族了!”李丽质依旧有些不服的撅嘴道。
长孙皇后顿时露出一副严母的神色,教育李丽质道:“正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自古以来,忠臣良将,哪个不是拳拳为国之心若一味的奉承皇帝,顺从皇帝,那皇帝便会失去基本的判断力。如此一来,朝廷言路闭塞,百姓问题得不到解决,长此以往,国必衰败,悔之晚矣!”
“这”
李丽质怔了一下,旋即放下剪刀,朝长孙皇后恭敬一礼:“母亲大德,儿臣受教了。”
“好了,去后殿端一碗百合莲子汤过来,待你父皇消消火!”
“是!”
李丽质应了一声,便转身离开了大殿,而香菱则在长孙皇后的一个眼神之下,飞速将李世民的佩剑收了起来。
很快,李世民就杀气冲冲的跨进大殿,环顾四周道:“朕的剑呢!朕要杀了那个羊鼻公!!”
“陛下息怒.”
长孙皇后莞尔一笑,旋即缓缓起身,一步一柔情的来到李世民面前,抚慰着他的胸膛,笑道:
“多大点事啊,把您气成这样,臣妾最近看了新闻署出版的《语文》书。里面有句谚语,叫宰相肚里能撑船。
讲的是一个宰相,中年丧妻,娶了一个娇娘,后来娇娘与府中一位仆人私会,被宰相发现了,但宰相没有声张,便在中秋晚会上以诗点破,诗曰:‘日出东来还转东,乌鸦不叫竹竿捅。’娇娘回诗曰:‘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宰相顿时感慨万千,遂赠其两千钱,准许他们远走他乡成婚。此事传开后,成为胸襟宽广的象征。”
“臣妾读完,也颇为感慨,试想,宰相肚里都能撑船,那陛下这肚里,岂不是能装万里河山区区小事,又何足挂齿”
“这”
李世民听完长孙皇后的宽慰之言,不禁一愣一愣的,就连火气都消了大半,疑惑道:“这是哪朝哪代的宰相,朕怎么从未听说过他的故事”
“呵呵.”
长孙皇后淡淡一笑,道:“臣妾也不知道是哪朝哪代的宰相,但这《语文》书,真的十分有趣。它分为上中下三册,上策是启蒙稚童的,有《三字经》,《千字文》,《诗词歌赋》,《阅读理解》,《百家读物》,《忠孝仁义》等等内容;
中策是八岁以后学习的《经史子集》,下策是十二岁以后学的《时政策论》,《公共安全知识》相关的内容。涵盖十八岁以下的科举考试科目。”
“当然,《语文》只是科举中的一个科目,据说有九大科,每一科都至关重要,比现在的科举考试难多了,也更务实。”
“这”
李世民再次被长孙皇后这话搞懵了,连剩下的火气都消了,只有满脸的疑问:“你怎么知道这些连朕都不知道.”
“陛下日理万机,自然没空关注那么多.”
长孙皇后再次淡淡一笑,心说我是谁啊!我是他娘!他弄出来的东西,我肯定要第一个知道啊!
其实,长孙皇后没说的是,这是她逼问来福的成果。
包括李承乾每天爱吃什么,爱做什么,她都问得清清楚楚,才放来福回的太子府。
却听李世民又蹙眉道:“照你这么说,承乾已经改革完科举考试了”
“书都出来了,大体框架应该没问题了,只是一些细节,需要注意吧,臣妾也不插手政事,陛下您是知道的.”
“你又说不插手.”
李世民不满的嘟囔了一句,随后又想起什么似的,道:“朕听恪儿说,他和杨妃来拜见过你”
“是啊,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长孙皇后美目涟涟,一边帮李世民宽解龙袍,一边柔声细语地道:“其实不光杨妃母子来了,阴妃母子也来了.”
“阴妃母子”
李世民眉头一皱,显然有些意外:“他们来做什么”
“也没做什么,就是为当年的那件事自悔吧,还聊了些承乾与佑儿的事!”
“佑儿与承乾的事”
“陛下不知道吗佑儿从小就喜欢跟承乾玩儿,上次误入热气球飞天,也是他跑去太子府找承乾玩儿。所以,两人的关系还不错。”长孙皇后说着,不由欣慰一笑:“咱们承乾对弟弟妹妹,都很上心的,是一个好大哥。”
“就连高阳,李谙那些弟弟妹妹,都收到了他送的礼物,包括一些过冬用的被,暖炉,洗漱用的牙刷,牙膏之类的,他都让人从江陵送了过来,十分贴心。”
“这”
李世民被长孙皇后这番话,愣得说不出话来了。
原本他以为李承乾送杨妃那幅画,有兄弟阋墙的嫌疑,现在听到长孙皇后这番话,他又觉得自己好像误解了李承乾。
可是,好端端的,他为什么要送杨妃那幅画呢而那幅画,明显就是成年后的李恪啊!
再加上他让锦衣卫调查李恪,这不是要对兄弟出手是什么
就在李世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李丽质落落大方的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百合莲子汤,走到了李世民面前,行礼道;“父皇,这是母亲为您熬制的百合莲子汤,您尝尝,女儿加了一些,感觉加更好喝!”
“哦”
李世民看到李丽质乖巧的模样,顿时眉开眼笑,并一边接过莲子汤,一边笑道:“丽质也喜欢吃吗”
“喜欢呀!”李丽质眨着好看的眼睛,眯成了月牙一般的笑道:“女儿最喜欢吃大哥送来的蔗和奶,可好吃了!”
“蔗和奶”
李世民疑惑的看向长孙皇后。
却见长孙皇后抬手一招,不多时,香菱就端着一贯蔗走了上来。
李世民看着里面白亮如雪的蔗,不由吃了一惊:“这是蔗”
“是啊!”
“可是这颜色”
长孙皇后笑着说道“虽然这蔗的颜色和我们熟知的蔗颜色不一样,但这确实是蔗,不信陛下可以尝尝!”
听到这话,李世民也不多言,当即捏了一小撮蔗放进嘴里,入口即化,甜味十足,令人心情愉悦。
这是吃的显著特征。
李世民一下子就被这蔗吸引了,笑道:“甜味纯正,比朕以往吃的所有都好吃!”
“是吧父皇,我也喜欢吃!”
李丽质甜甜一笑。
李世民宠溺的摸了摸她的发髻,又笑着舀了一勺莲子羹送进嘴里,心情十分舒畅的赞道:“观音婢的手艺还是那么好。”
“陛下喜欢就好。”
长孙皇后温柔的应了一声,又拿起一件厚实的衣披在李世民身上,轻声道:“长安的天气一日比一日冷,陛下这些日子要当心受寒,臣妾为您赶制了一件衣,您试试,如果喜欢,臣妾再让制造局给您多做几件!”
“嗯”
李世民摞了摞穿在身上的衣,顿时感觉浑身舒坦了不少,比穿几层龙袍还暖和,不由有些好笑的道:“朕总算知道程知节和尉迟敬德为何要在大殿上抢那件军服了,这衣果然保暖!”
“是啊!有此衣,即使不在暖房里,也可以度过这寒冬!”
长孙皇后笑着接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