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校园传说故事会(1 / 2)
第264章 校园传说故事会
“说实话,我倒是挺好奇,你们那种能与动物交流的能力。”
林樱看了眼怀里福狸老爷,向王琦琦开口说了一句。
“这倒不算什么秘密,除了某些天生灵化程度特别高的人之外,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就以我和金钱豹为例子,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也无法理解它的言语。”
“但在经过几年朝夕相处,以及经过特制灵粒药剂注射,我就能完美的理解金钱豹言语里的意思.”
王琦琦领着林樱往里走,同时,开口解答林樱提出的疑惑。
这些事情,对大部分人来说,是无法接触到的信息,也不应该对外公开。
但林樱并不在此列,无论是夏国林氏的积极影响政策,亦或者海外林氏十三亿欧元捐献的添砖加瓦之举,都在极大推动国内的灵粒研究项目进展。
更重要的是,林樱身上还带有着福狸老爷监护人的身份。
有一些事情,倒也并非不能说。
“其实说白了就是,咱们现在对灵粒研究基础还浅,我们相当一部分与灵粒相关的研究项目,都源于考古,再触类旁通迭代出来的懂了吧”
王琦琦继续开口说道:“无论是我们还是海外知名的长生俱乐部,都是通过考古发掘整理,再从前人基础上面进行延伸。只不过,我们是考古自己家里面老祖宗,他们是掘隔壁屋老王墓。”
“考古”王琦琦给出的答案,让林樱和福狸老爷都有点懵。
“嗯”
王琦琦颔首道:“在灵粒科技的应用层面是基于现在科技研发,像较为常见化学三件套黏胶、酸雾、迷雾,就属于生物与化学合成工艺。”
“但在基础灵粒研究上,以目前科技水平来说真的只能依靠考古,那些都是前人通过经验论,总结出的实践,只是他们没有整理成完整的学科。”
王琦琦看向林樱,道:“而我们目前所在的新兴农科学院,就是未来的灵粒生物学家和农学家的摇篮。在这座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校区里,已经为相关产业链,输送了将近三万多人才。”
“只不过,新兴农科学院的科目因为偏向冷门的原因,除了未来确定要瞄准这方向发展的学生之外,就很难能吸引到大批量学生,哪怕有院士坐镇。”
提及到招生率问题,王琦琦神色上面稍微露出一些无奈和腹诽。
新兴农科学院的科目,笼统来说只有农学、动物学以及资源与环境学。
未来大概会新增食品安全与工程。
这些科目实在太冷门,与热门的理工专业、医学、法学根本没法比。
若非有二十多名农学院士坐镇,新兴农科学院招生率,怕是够呛,农学以及动物学两院的学生,全部算一块,本届学生一共只有两千人。
动物学一千多人,农学与环境学只有一千多人。
两千多人里,在毕业之后,能在相关行业从事有几何都难说。
五大校区算一块,勉勉强强应该可以凑出来一万多人。
新兴农科学院不参加排名,也不可能透露自身的专业优势,要求还高,目前只能靠着院士影响力来招生。
每一名新兴农科学院学生,未来毕业都有可能是伐木工或者巡林员。
王琦琦实在太渴望新同事了。
整座长安城和秦岭山脉里。
除去后勤保障人员,伐木工一共三组六人,巡林员七组就二十一人而已。
求求你们都来报名吧!我保证不忽悠你们驻扎深山老林,干十年分房,退休养老最低一万,工资发多少,你们医保卡每个月就能到账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