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囤积症患者穿到饥荒年代 > 第179章 老赵帮赵小英伺弄葡萄园

第179章 老赵帮赵小英伺弄葡萄园(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景东穿着蓑衣,麻袋里装着大半块豆饼,和半袋的碎豆饼渣渣就给赵小英扛来了。

李景东教赵小英怎么从整块的豆饼上往下切豆饼碎屑,怎么泡豆饼碎屑,怎么给牲口喂盐。

豆饼太硬了,赵小英拿刀切不动,拿斧子也砍不动。李景东就从赵小英的身后搂着她的腰,手把手的教她。

李景东从赵小英身后,抓着她的两只手教她。李景东绝对是故意的在吃赵小英的嫩豆腐。

李景东的呼吸都急促了,脸都发烫发红了,虽然没直接就亲上来,但是紧紧的跟赵小英靠着脸。

赵小英的芯子里,又不是纯情的小女孩儿。她活了两辈子了,当然知道李景东现在是怎么了,他这是动情了。

于是赵小英对李景东说:“景东哥哥,咱们俩都切了这么多了,够用了吧?够那两头驴吃些日子的了吧?”

李景东这才恋恋不舍的松开了赵小英,又磨磨蹭蹭的待了一会儿,这才回家的。

栽种下葡萄苗5天以后,葡萄缓苗缓的很好,都继续的抽出了新藤蔓,葡萄藤上的叶子也都支棱着,这个时候老赵赶着驴车,拉着行李和老伴、儿子一起来了。

赵程志是来看看葡萄园里的葡萄苗长势的,他说要帮赵小英照顾葡萄园。顺便教她搭葡萄架、教她怎么给葡萄摘心打顶。

老赵说,他这次来是要多住几天的,他家里现在没什么农活儿,家里有儿子,儿媳照应着,他带着自己的媳妇儿和行李来,就是为了方便在赵小英家多住些日子。

老赵两口子留下了,老赵儿子赶着驴车回去了。赵小英留老赵的儿子赵万仓在这儿吃了饭再走,他说:“姑奶奶,我就不留了,我这次就是来认个门儿的。”说完,扬着鞭子赶着驴车就走了。

老赵领着赵小英上山去砍木桩子,他说赵小英砍来的木桩不够多。老赵说,不仅地里要埋木桩子,上面还要搭个大木棚子做葡萄架。

于是赵小英和赵程志就准给葡萄树搭架子。老赵说,葡萄藤长得很快的,地面上的木桩子根本就不够用。

李景东也有事儿没事儿的,就来给赵小英献殷勤。借着帮忙干活的由头,多多少少的吃着赵小英的豆腐。

偶尔的摸摸赵小英的小手,搂搂小腰是常事儿。他要是再进一步,想抱赵小英,想亲她,赵小英就拒绝。赵小英会推开他、甚至踢他。

李景东也不敢太过分,怕赵小英真的跟他翻脸。李景东觉得赵小英现在拒绝他,是因为赵小英的脸皮儿薄,矜持呢。李景东打算拿深情感化赵小英,打算跟她日久生情呢吧?

赵小英拒绝李景东的示爱,是因为她对李景东没有那种感觉。对着李景东没有心动的感觉,只是拿他当一般的朋友。

相比之下,赵小英更喜欢李景秋姐姐,如果李景秋姐姐是个男孩,赵小英肯定会心动的,嘿嘿嘿嘿……

农田地里没活儿,李景秋姐姐也来帮忙搭葡萄架子。李景秋姐姐身强力壮,干活儿一个人顶赵小英两个人,不,说少了,她一个人能抵得上赵小英三个还多!

别看着李景秋姐姐身体胖胖大大的,干活是真灵巧。她不仅有力气,手速也快,帮她家栽种黄烟苗的时候,赵小英就见识过了。

那个时候,大家一起在李继胜大伯家的烟地上栽种烟苗,烟苗是在木质的托盘里育成的小苗,往大地里移栽。

不管是在地里刨坑、浇水,还是往坑里栽烟苗、埋土,李景秋姐姐都是干的又多又快又好,都是在前面的。

赵小英干的慢,这一春天,赵小英干活永远都是在最后面的那一个。当时陈大婶子还笑话赵小英呢,说她这个笨丫头在后边打狼呢,哈哈哈哈……

也不知道李景东喜欢赵小英什么?赵小英的干活的速度,跟李景秋姐姐根本就没法儿比。

赵小英除了平时嘴甜一点,长得好看一点儿,在庄稼地干农活这方面上,真的是拿不出手的。

陈大婶子还说呢:“小笨丫头,幸好你现在是自己单过呢。就你这手农活儿,要是在婆家过日子,是会被你婆婆一天打三顿的。哈哈哈哈……”

葡萄苗长得是真快呀,一天窜出一截儿。砍好了全部的木头桩子,先给二年生的葡萄苗搭架子,然后再给一年生的葡萄苗搭架子。

赵小英找到七金台村上的木器铺,定制了两个折叠的木梯子。方便给葡萄搭架子时候踩踏。折叠的木梯子很稳,很实用。

折叠梯子拿到手以后非常好用,老赵一个劲儿的夸赵小英有智慧。李景秋姐姐也说:“别看你这小胳膊小腿儿的,干活儿没多大劲儿, 脑子倒是挺好使的。”

不是赵小英有智慧,他们夸错人了,后世就有这种折叠的梯子。赵小英家里就有,方便擦棚顶的灯罩。方便换窗帘儿什么的。现在就在隐藏空间里面呢!这完全就是赵小英仿制画出来的图纸。

给葡萄搭好架子以后,葡萄苗就疯长了,五月末的时候,二年生的葡萄苗底下都已经开过花了,都接上了黄豆粒儿大小的绿色的小葡萄果。顺着葡萄藤,往上依次的在开花。

看来葡萄也不是一次性成熟的,应该是最底下的先熟,然后依次往上熟的。

因为现在一棵葡萄树上,底下已经了很大的绿色果实了,上面有的还没开花呢,刚长出来花穗。

老赵又耐心的教赵小英摘心、打顶,说不让葡萄藤往长了疯长,让葡萄底下的桩子憋粗,憋杈子。

老赵两口子在这儿待了一个月,他媳妇儿每天帮忙给赵小英烧火做饭,喂鸡,喂猪。老赵和赵小英就伺弄葡萄园。

老赵领着赵小英,把葡萄坑往外又扩了扩,原本半米直径的葡萄坑,现在都扩成一米多直径的圆坑了。

赵程志每天都牵着赵小英的两头驴来葡萄园,让驴吃葡萄园里的杂草,两头大驴在葡萄园里面吃草。赵小英和老赵两个人就在葡萄园里干活。

李景东也会牵着他家的驴,来葡萄园儿吃草。赵小英和老赵拿镰刀割高草,葡萄园里已经没有能和葡萄树抢养分的高草了。

老赵又教赵小英沤肥,就是把草木灰和鸡粪、猪粪、驴粪混合在一起,浇透水以后静等发酵,然后给每个葡萄树的树坑里都放上混合肥。

老赵又领着赵小英去松树山上,拉回来几大车的陈年松树根上的土,浇水发酵以后,填到葡萄树坑里做肥料。

怪不得当初的树坑不用填平呢,就这么追肥,几年以后这葡萄树地下不得高出来地平啊?

赵小英的担心是多余的。老赵说,下次追肥的时候,就把葡萄树坑儿里面的土先挖出来一些,保证葡萄树坑儿低于地表,下雨的时候方便葡萄树根喝饱水。

老赵还领着赵小英,给葡萄园挖排水沟。他说,怕夏天雨季的时候葡萄园积水多,底部的葡萄会沤烂。赵小英挖了一天就实在挖不动了,她提出花钱雇人的想法。

老赵拒绝了赵小英的提议,他回去叫来了自己的两个儿子,父子三人帮忙挖葡萄园的排水沟。

老赵告诉赵小英,肥料一定要发酵,高温会杀死里面的病虫卵,如果肥料不经过高温发酵,里面是会有病害虫的。

怎么看肥料发酵好了?就是沤好的粪堆儿上,有腾腾的热气冒出来,这就是肥料发酵好了。

老赵还告诉赵小英,发酵好的肥料不光能用来给葡萄追肥, 还可以追到农田里。

于是,除了在果园沤肥料,他们又在大门口沤了两大堆的肥料。预备给农田施肥用。

老赵领着两个儿子赵万仓和赵万库,帮赵小英给农田里的红薯、土豆、小麦和谷子都追上了一层厚厚的农家肥。

六月的时候,二年生的葡萄苗早已经变成了葡萄树,爬满了葡萄架子,葡萄架子顶上都开花儿了。

一年生的葡萄苗虽说长得小,长势没有二年生的葡萄苗那么好,但是也有不少开花的了。

这下就看出买二年生大苗的好处了!从葡萄穗上就能看出来。二年生的大葡萄苗,今年是各保各的都接了葡萄的,每个二年生的葡萄树上都挂着不少的果穗儿和花穗儿。

再看一年生的葡萄苗,不光抽的藤少叶少的,长势没有二年生的葡萄苗好,都没有爬满葡萄架子,更别说长满果穗儿了,到现在,有的根本连一个花穗儿都没有。

老赵手把手的教赵小英怎么给葡萄藤摘心,怎么打顶。留哪棵枝蔓,剪掉哪颗枝蔓。

剪葡萄树枝用的剪刀,不是平时家里用的那种直的剪子,而是一种弯形的园艺剪刀。很大很有力气,能轻松的剪断树枝。

这一天陈大婶儿来串门儿来了,她早已经从李家搬走了,搬到她改嫁的屯子,西树林儿去住了。

西树林儿离赵小英现在住的北营子远。在七金台村的西边,她还一次都没去过呢,听说西树林离她家应该有个七八里地吧?

陈大婶儿改嫁的那个男人张力大叔,是李继胜大伯的小舅子,也就是李景秋的亲舅舅。张家的孩子和李景秋姐姐是表亲,怪不得李景秋姐姐早就知道了呢。

看来是李大娘从中牵的线啊!陈大婶儿改嫁的时候没办婚礼,没办酒席 ,也没通知赵小英,所以她走的那天赵小英并不知道。赵小英是事后才知道的。

陈大婶子今天回来没什么事儿,纯属就是想念赵小英了,来她家串门儿。也顺便看看赵小英在她房基地里栽种的南瓜,现在长得什么样了。陈大婶子还说,等到南瓜熟了以后,她得挑几个大南瓜带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