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勉力前行,文途困斗(2 / 2)
他本来想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为本地引进一些艺术人才,但结果却碰了一鼻子灰。
“那些艺术家一听说是来我们这里发展,都纷纷摇头拒绝,说是我们这里的文化产业发展前景不明朗,担心来了之后没有施展的空间。”陈艺一脸无奈地摊了摊手,语气里充满了沮丧。
屋漏偏逢连夜雨,接二连三的打击让陆一鸣感到压力倍增,但他并没有放弃。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望向唐晓婉,“看来,我们得另辟蹊径了!” 唐晓婉点了点头,从包里掏出一个U盘,“我这里有一些资料,或许对我们有用……” 她还没说完,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唐晓婉看了一眼陆一鸣,接通了电话。
“喂,您好……什么?!……我知道了,我马上过去!” 唐晓婉脸色骤变,挂断电话后,她抓起外套,对陆一鸣说道:“医院那边……我爸突然病危……” 她声音颤抖,眼眶里噙满了泪水。
陆一鸣一把抓住她的手,“我陪你去!”
办公室的门被重重地推开,一个身影出现在门口,“陆干事,关于人才引进的事情,我想我有一些建议……”来人正是研究本地文化的学者吴学理,他手里拿着一叠厚厚的资料,眼神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吴学理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其他地区人才引进的成功案例,唾沫星子几乎要喷到陆一鸣脸上。
他口若悬河,从政策扶持到环境打造,从资金投入到人才培养,几乎涵盖了所有方面。
然而,陆一鸣越听,眉头皱得越紧。
这些案例虽然精彩,但大多适用于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而本地的情况却截然不同,经济基础薄弱,文化特色也不够鲜明,照搬照抄只会水土不服。
“吴学者,您说的这些案例确实很有借鉴意义,但我们的实际情况……”陆一鸣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疑虑。
还没等他说完,负责文化产品推广的郑市就急不可耐地插话道:“陆干事,吴学者说得对啊!没有人才,我们的文化产品就缺乏创意和竞争力,市场推广更是无从谈起!您看,我们之前推出的那些产品,市场反响都很一般,根本打不开销路……”
郑市说着,从包里掏出一堆宣传册,一股脑儿地塞到陆一鸣手里。
这些宣传册设计粗糙,内容乏善可陈,陆一鸣随便翻了翻,就感觉一阵头晕目眩。
这时,一个西装革履,气度不凡的男人走了进来,正是对文化产业感兴趣的投资人马透。
他径直走到陆一鸣面前,伸出手,热情洋溢地说道:“陆干事,久仰大名!我一直关注着本地的文化产业发展,我认为这里潜力巨大,只要引进一些高端人才,一定能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马透的话让陆一鸣心中一动,但他并没有被冲昏头脑。
他知道,投资人看重的是利益,如果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他们很快就会失去耐心。
陆一鸣看着面前的众人,王化成的焦急,陈艺的无奈,郑市的抱怨,吴学理的纸上谈兵,以及马透的热情期待,让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无比沉重。
他意识到,与其被动地等待人才引进政策的修改,不如主动出击,先从改善本地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入手,吸引人才留下来。
他知道这是一个艰难的任务,但他必须尝试。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说道:“各位,我明白大家的难处,也理解大家的期望。人才引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创造一个适合人才发展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才能让我们的文化产业真正焕发生机!”
陆一鸣顿了顿,环视众人,语气铿锵有力:“我决定,先向相关部门提出改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建议……” 他拿起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关于改善本地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建议”几个大字,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预示着一场新的战斗即将打响……
唐晓婉的电话再次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