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学渣被逼考科举 > 第37章 37 三十七章

第37章 37 三十七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程箴未当场回应程子安的提议。

程子安知道他一时接受不了, 毕竟他与自己不一样。

经过这段时日的相处,程子安对程箴了解得算是比较深。

其实程箴不过二十多岁的年纪,与前世的程子安年纪大小差不多, 以至于开始时喊阿爹, 总是感到很羞耻。

同所有的读书人一样,“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程箴心怀家国天下, 满腔报国志。

程子安去翻程箴的试卷时,看到了朝廷邸报,就随便看了一下,结果令他瞠目结舌。

他以为自己处在相对太平的朝代,事实上并非如此。

明州府富裕, 只是大周江南道的一州,这里的百姓相对安居乐业,相对是指明州府的百姓起事比较少见。

大周疆域辽阔,且不提与之接壤的国家, 边关经常战乱。十几道州府中,年年都有百姓扯旗造反。

不是活不下去, 穷苦百姓哪敢冒着抄家灭族的危险反朝廷。

大周百姓需要担负的, 分别为税,役。

税有粮税,身丁钱, 五花八门数不清的各种商税。打个比方, 百姓进城卖一篮子鸡蛋, 也要交一两个大钱的市坊税。

役则是徭役, 兵役, 差役。徭役是修城,河道等,一户成年男子二丁抽一,白做工。兵役则是战时募兵,同样是二丁抽一。

差役是交夏秋粮税时,官府的钱粮吏只负责催收,将粮食送到官府的辛苦活,则是由百姓负责。其他如官府有货物运送时,百姓也要被征调出苦力。

权贵官员享有的特权是役全免,税则是在一定的田产亩数内,无需纳税。

举人享受一百亩田的免税,与真正的官身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一品大员一百倾,一倾相当于一百亩,一百倾就是一万亩。最低品级的九品官员是十倾,一千亩田。

整个清水村的田地加起来,不过三百多亩而已。

除此之外,官员子孙还享有承荫的田亩免税,按照祖父与父亲的官职,一半减免。

比如一品大员有五个儿子,减半减免,享受五十倾免税,五个儿子共计二百五十倾。

多子多福,官员乐得敞开肚皮生,反正是女人生,正妻小妾通房,生得越多,家产就更丰厚。

百姓必须生得多,不然就没人交税了。

在律法方面,官员犯罪流放,或被抄家砍头,肯定是犯了造反的大罪。

一般贪污受贿等等,不过小之又小,对于官员来说基本没事。

大周律规定,官员可用官身抵罪,无论私罪,公罪,按照品级抵应服的罪行,需要坐牢的年数。除品级之外,还可以用银钱抵罪。

官员的家人犯罪,只要不是穷凶极恶杀人放火等,亦相同可以抵消。

官家子弟就算杀人放火,除非是政敌要扳倒他,罪名绝对落不到他们头上。

谁家没个不成器的子孙,政敌不会借此在这方面打压。

至于普通百姓敢侵犯官身,判刑比侵犯庶民要重加一等。

仆人小厮婢女等等,包括雇用的下人,对主子犯事,亦同样罪加一等。

程子安以前看过包青天的剧,那时候他只看了个乐呵。

如今他是看明白了,为何包拯只做了他该做的事情,却被奉为青天。

大周律法除了不健全,人治大于法治,《大周律》基本就是管束没权没势平民百姓的紧箍咒。“注1”

程子安一直坚持做个有人味的人,读书科举,最后“货与帝王家”。从抱怨世道不公的“田舍郎”,变成了自己曾经憎恨厌恶的权贵。

诱惑实在太大,翻遍史书,也没几人能坚持最初的理想。

程子安并不苛责他们,但认为做得对,是顺应世道,试图为自己找借口,就恶臭而不自知了。

变法者,结局或者如被车裂的商鞅,或如王安石张居正等人,身后还被拉出来反复被鞭尸。

没劲得很。

程子安不喊口号不说大话,他喜欢做实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程家的近百亩地,佃农们换个东家,他们估计连半饱都难。

鼓动程箴考举人,亦为了护着这群穷苦百姓一二。

至于他自己,毕竟他年后才满十岁,更不是神童。

除了比经史更难的,还有诗赋。科举考诗赋,现场答韵脚,作诗。

程子安认为比没兵造反都难。“注2”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