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火穴(2 / 2)
到明朝时期,“像生”逐渐演变成了“像声”,其中模仿自然和人声这一特长,慢慢转化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即口技。
因此这两个词语,可以说是“相声”的发源词,龙川便拿其中之一作替代品。
毕波儿再无其他疑问,她出价很大方,龙川连讨价还价都不用,双方随即签好契约,商定次日生效、“执行”。
龙川收了定金,和太
浪告辞,兴高采烈地回到了空桑小馆。
老车倚着门框,戏谑道:“呦,二位得到烟波楼东家赏识,攀上高枝啦?可喜可贺。”
龙川一愣:“老车,你消息够灵通呀。”
老车朝对面一努嘴:“我方才看见郝掌柜很客气请你们进楼,胡乱猜的。”
“一猜便中,厉害。”龙川竖起大拇指,赞道。
老车呵呵一乐:“不如你们厉害,年轻人,有前途!”
龙川与太浪回到后院,先一起进了西厢房。
两人换上从成衣铺买来的新衣,对镜而照,俱显俊朗不凡。
天气太热,太浪将外衣脱下,顺手拿过龙川放在桌上的折扇,猛扇起来。
龙川一皱眉,一把抢过:“这也是我表演用的,不能真扇。”
太浪嘴角一撇:“小气。”
龙川正色道:“我团门规定,道具手绢和折扇,在台上使活时,再热也不许真擦汗、扇风,还有”
太浪摆摆手:“我明白了,你行里的规矩,不必跟我说这么详细。”
龙川自决定收徒以来,除金小攀外,亦将太浪纳入了‘考核’范围,他微微一笑:“昨儿还没谢谢你,为给我量活(捧哏)自认‘比不了王八’,受委屈啦。”
“嗐,那不
是演戏么,又并非真的。”太浪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龙川欣喜道:“你这种心态特别好,太适合说相声了。”
太浪一怔:“你不会要教我团春吧?我不行,嘴皮子没那么利索。”
“但是你表演功力强,当初给令弟治病,我说单春逗他笑时,你最后装驴的‘现挂’简直绝了,昨天在烟波楼外,更是把寻衅滋事的无赖气表现得淋漓尽致,绝对能做到‘发托卖相,横竖嗓音’!”
原来相声虽然属于语言艺术,但是要塑造一个或多个形象饱满、特征鲜明的人物,仅靠语言是完全不够的,这就需要演员通过自身素养,发动一切可用资源进行刻画了。
“发托卖相”便是其中手法之一,指演员通过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尤其是眼神的运用,表演出人物喜怒哀乐,与之关联使用的另一个名词叫做“横竖嗓音”。
例如传统相声《双簧》,一前一后两个人,后边的人用不同语气口吻或嗓音说话,前边演员对口型并辅以肢体和面部的变化进行表演,前边的就叫“发托卖相”,后边的则称为“横竖嗓音”。
龙川越说越兴奋:“咱们明儿在烟波楼的首场,就演‘双簧’,我现在便教你,现学现卖,新鲜热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