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太原府·再度围城(1 / 2)
“……”杨坚大开眼界。
想搞策反或者分化,这种思路没问题,这也是中原王朝自古以来都一直在使用的一种方法。并且,只要运用得当,这种方法那是非常好用。
杨坚自己就能够作证。
比如突厥,大隋就是通过这种内部分化、挑拨离间以及策反等方法,成功让突厥的大量力量转为了对大隋友好、服从大隋调动的力量。
但这种做法,非常讲究一个人员选择。
如果选对了人,那一切都好说,即便是困难的方案也能执行得相对顺畅;如果人选错误,那就算是最简单的方案,也能横生不知道多少波折。
而选人,就需要做一个非常完备的前期准备,包括对当时敌国内部状态的探查、对可能人选的探查等等,然后再进行一个综合分析,判断到底有几成的可行性、如果不成可能有什么后果,再决定是否执行、选谁来执行。
大隋处置突厥,可不是随随便便头脑一热就去干的,而是真的精心挑选了人选的!不然,他也不可能选择下嫁公主。
可是这宋朝……想法没问题,但是他怎么实行这个想法的?
就因为这个金国使者是原本的辽国贵族,就觉得这个人可以拉拢,可以一用,认为这个人一定会对金国心怀不满,想要兴复辽国?!
这逻辑根本不成立啊!
要是一个人原本是某个国家的贵族,就一定会心怀故国始终想着干掉现在这个国家,那那些奸细都是哪儿来的?那他大隋和后来的唐朝又是怎么出现的?——虽然大隋和唐朝以及前面北周时期的这种贵族,和那些草原上的贵族不大一样。
但总而言之,一个人的立场和想法,是绝对不能直接从他的出身背景来判断的。
根本不能!
特别是这种涉及到天下局势,涉及到一个国家的建立与灭亡的、影响巨大的大事上,更不能直接凭借一个人的出身来判断他的立场和想法。
宋朝要是秉持着这种想法,那一定会跌一个大跟头。
——但问题来了,宋钦宗和他手底下的大臣们,是怎么就能够这么理所当然地认为?
宋钦宗登基之前受到的是什么教育?宋朝的太子教育这么不靠谱吗?而且宋徽宗儿女数量也不少,他难道没有面对这种皇子之间的斗争过?
至于那些大臣,这些大臣们爬上高位之前,难道没有经历过各种勾心斗角?
这一个个的怎么做事儿这么欠考虑的?
而且这一类的问题,之前宋徽宗就曾经犯过,张觉事件给北宋带来的教训还不够吗?杨坚现在是真的认为,宋朝皇帝和太子的教育,以及宋朝官员的培养,都存在很大问题了。
【事实上,早在之前金军东路军撤退之后,宋金之间也并非进入了和平状态——东路主力大军是撤了,可是西路军和不少小股军队还在宋朝境内到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