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突入·求和(1 / 2)
“他就这么跑了?!”赵匡胤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他承认,没有提前预料到这种可能,是他的失误——皇帝跑路这种事情又不是没有先例,唐朝这种例子一抓一大把,完全不能用“没有先例所以没有想到”来糊弄过去。
但是他也认为,这不能完全算是自己的失误,谁能想到赵佶退位是为了这么个事儿?!
他要是不退位,赵匡胤都会猜一猜赵佶是不是想要直接带着官员们跑路,离开京城,逃到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但是他退位了啊!
赵匡胤的思路自然而然就偏移到了赵佶是不是想要避免背上亡国之君的名头。
结果,他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逃跑……
这可真是个天才!
他赵匡胤建立的大宋何德何能,他赵匡胤何德何能,能够遇上这样一个天才皇帝!
事到临头了,选择更好地跑路——他真的就这么跑了!
他这种做法,让朝堂百官怎么看?让军中将领和士卒怎么看?让知道金国来攻的百姓们又怎么看?
更不要说,他选择的那个继承人,所谓的宋钦宗,竟然也和他一样,完全是一路货色!
走了一个宋徽宗,来了一个宋钦宗,大宋有这样无能反复又自视甚高的皇帝,能有什么样的好结果?即便那金国如今又一路被太原府阻断,另一路也不一定能够打下来京城,可这样的皇帝父子一定能够把大宋主动推向深渊!
-
赵光义在震惊愤怒于赵佶的做法和赵桓这个继承人的德行的同时,还有些感慨。
太原府啊,那确实是个难啃的骨头,虽然大宋的太原府已经不是原本的太原府……
但是那个地方,也同样是大宋花费了精力去建设的——现在,也发挥了它的作用,成功地拦住了一路金军,基本上是拦下了金人的一半兵力,这样的价值不可谓不大。
只要后续大宋支援及时,那太原府就还能撑下去。
只要太原府还能继续撑下去,那日后大宋再和金人交战的时候……不对,赵光义叹口气,从畅享中抽离出来。
这些也都只是他的美好幻想罢了,大宋显然没有做到这些,不然也不会直接变成南宋了。
大宋难道没有一个可以领兵支援太原府的将领了吗?
还是说,全拜宋钦宗赵桓这个皇帝所赐?
-
而百姓们,一边为当时宋朝的百姓感到担忧,一边对金人感到愤怒,一边对宋徽宗父子极为仇恨,一边震惊——花石纲和应奉局这些玩意儿竟然还依旧存在?!
哪怕这些东西已经导致了方腊起义,让北宋东南动荡,影响了北宋的统治,哪怕后续江南地区的百姓依旧起义频频……但是宋徽宗竟然还在不少地方继续维持了这些东西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