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该开除的开除(2 / 2)
给一些关系户评优秀然后推到前台宣传,给干活的人一个合格保住岗位就行。什么科学问题,专业问题,没听过,没见过。
“没事了就让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做。”陆山摆摆手,让人群让开。人群里面有人喊道:“你别得意!我们要向上反应,告你违反招聘原则。”
“没错,你等着!”
陆山没理他们,反而转身宣布“那个,那个不合格,剔出录取名单。”
这个反转别说那两个人懵逼了,就连围观的人也懵了,这踏马什么剧情
梁文平脸上都已经快要将问号具现到脸上了。
“团队面临困难,不想着一起解决,而是躲在一边看戏,品性不行,剔除。今天只录取7个人!”
“那两个人行政的啊,都裁了就……”
“出去另外招大学生吧,我已经给过研究院老员工机会了,他们不珍惜就没办法了。”陆山说罢就离开。
现场有人开始幸灾乐祸,嘲笑他们错失机会,有的人甚至直接邀请他们一起投诉陆山,场面犹如一场精彩的浮世绘。
陆山走出了这个闹剧发生的场地,摇着头进了车子,这鸟地方真是一点都待不下去。
那两个行政的为何缩在后面
就是在这里待的时间太久了,习惯了这里面的做事方式,明哲保身。
然后呢公理正义之心没有了。
再者这里只有山头的概念,压根没有团队的理念,很难让他们打开壁垒跟临时组队的人共同出力。
所以陆山干脆找毕业的大学生算了,谁懂谁来做这个行政,不限定文科理科。
说投诉就投诉,陆山做的这件事直接被捅到了燕京,各方震动。
夏光明却点头认可:“有魄力!一百多人的研究院,竟然只留下7个人。由此可见这些人做事如何的荒唐,我们在科技上每进步一点,需要费多少冤枉钱。”
投诉有用吗一点用都没有,就连相关部门都支持陆山,闹也没用。
陆山前些天看到相关部门的方案,直接来了句:“给国家的技术,利润不用太高,赚一点就就行,方案这里改一改。”
这份意识,让相关部门肃然起敬,也就更加护着陆山。
他们却不知道,陆山根本不在乎利润,而是为国家做实验时,国家提供的一些便利以及设备,这些东西要比明面上的利润有用多了。
最后事情是怎么解决的呢
一部分人最后被其他体系内的单位接收了,这就意味着他们以后会天然比别人少很多机会,勉强保留住了身份。
另一部分有社会关系的,直接出去做了生意,依靠之前在体系内的人脉,倒也能拿到订单。
再有一部分人直接退休,不再掺和这里面的事情,既然没有了上升希望,又到了年纪,也就不拼了。
陆山没有开除正式工的权力,体系内工作超过十年的,那就是长期员工。
陆山只有开除所谓临时工的权力,那部分人占据一半的比例。
别小看临时工,一般人还不能做这种岗位呢,他们也都有背景,在单位呆着是为了等待一个机会就能变成正式工了。
所以很多人去了别的单位做临时工。
这是个现实的世界,有关系的总有出路,这也是为何陆山不担心这群人的原因。
经过梁文平的组织,江州材料研究院勉强弄到了20个人,基本上能开始正常运转了,陆山这才能把架构基本组建起来。
不过这其中有些人,无法干事的,陆山就给他们集中到门卫那里安排一个办公室,给他们发工资,把他们晾在那里,并且规定上下班制度,谁违规就合情合理开除谁。
研究院的职能精简了不少,提高效率,后勤非常的精简,也就三五个人,主要就是后勤,财务,文件收发。
如果忙不过来就让泽梦这边统管一下,反正石墨烯项目算在泽梦头上,干点活好像也正常。
石墨烯项目虽然隶属于泽梦研究所,但是业务上还是跟研究院挂在了一起。
所以根据实际情况,研究院分成了三个部分,跟陆山的其他企业是基本划清楚关系的。
一个就是科研团队,有且只有一个科研团队,集中力量办事是陆山做事的方式。
本身自己的科研力量就薄弱,哪来这么多人搞几个项目
这么点人优先把相关部门的那个项目先处理一下,那头都快急冒烟了,更多的应该是馋到流口水了。
这么说虽然有点不客气,但这就是实情。
这么多年立项目,一点进展都没有。
突然间知道陆山有基础性的重大突破,相关部门就更加急迫的想看到项目成果,人之常情。
对外窗口下有两个小团队,一个专门针对陆山内部公司的科研对口办公室,也就是民营领域的研究。
这部分研究陆山完全做主,将其转化为市场成果挣钱,或者是应用在其他方面。
另一个窗口就是专门承接国家相关任务的办公室。
这部分的研究就只能研究出来之后交给国家,国家拿它做什么就管不着了。
进入民营市场或者是出口武装方面都是国家的选择。
不过陆山并不觉得大概率应该不会在民营市场撞车,武装用途跟民营的定位是完全不同的,差别太大了。
两个部门相辅相成,并不能完全隔绝。
试想一下,国家将项目交给陆山的研究院,与之而来的是大量的资金和设备支持,这些资金自然不能挪用,但是设备是可以用的,只要优先研究国家的项目就行,空闲的时候谁会管这个
准确的说,陆山会正大光明的把这些设备用在自己的事业上,相关部门看到也不会说什么。
再说了,上头支持的设备就一定完全合适了
不一定,还可能用到陆山企业内的设备。
甚至吧,上头找陆山的时候,已经把陆山的设备和改造技术都“算计”上了。
这件事的“罪魁祸首”是夏光明,他为了维护陆山,把陆山的价值和优点如实反应,相关部门一听还有这种好事,所以才把研究院都交给了陆山。
陆山整合完了研究院,择日重新开始。
重启那天,来研究院祝贺的人比研究院的人可多多了。
科学部门,相关部门,江州市方面,江州大学方面全都来祝贺了。
原本还有些人想着在开业的当天过来闹事,要工作要待遇的老员工,结果人还没组织起来,就看到那些相关部门的人下车跟陆山握手,直接吓尿,灰溜溜的全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