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帮我们造手榴弹(2 / 2)
翁厂长给刘钧倒了一碗水。
趁翁厂长打水的功夫,刘钧迅速打量了这个兵工厂。
说是兵工厂,还不如说是一个小作坊。
兵工厂设在村里的祠堂里,设备只能说是“简陋”,里面的工人大概有80多,现在有的在打铁,可能是制作大刀吧;有的在装配手榴弹,仅有一部车床还是手动的。
“刘同志,让你笑话了,我们这个兵工厂太简陋了,现在只能生产木柄手榴弹,日产100枚左右,还能复装一些子弹,如果原材料充足的话,日产1000发左右。”
翁厂长介绍了他们的手榴弹制作的情况,厂子外面有一个简易的模具。他们首先将收集到的金属高温熔化成水后倒入模具中,冷却成手榴弹的弹壳,然后,装入自配的火药,再按上一个不知道从哪棵树上弄下的木柄,一颗手榴弹就大功告成了。
这样的手榴弹,按照李云龙的说法:“你们这些手榴弹爆炸时只能炸成两半!”
没办法,没有tNt炸药,只能按照“一硝二磺三木炭”的民间方法制作黑火药,这样制造的手榴弹的威力也就是比爆竹威力大一些。
“刘同志,我听上级说,您在陕北的兵工厂里,制造了“81-1式、81-2式和81-3式手榴弹,还有迫击炮及炮弹,性能和威力比国府的兵工厂生的手榴弹和迫击炮还要好。”
刘钧心想,还能不好吗,他提供的设备虽然说是搬来的旧的生产,但比起国府的兵工厂,设备还是非常先进的。
“翁厂长,我看了一下你们的兵工厂,设备不是一般的简陋呀!”刘钧笑着说。
“可不是吗?我这个厂长说不好听就是一个爆竹厂的厂长而已。”
“是呀,要制造好的手榴弹,必须要有设备,要有tNt炸药……”
“刘同志,你说的我都懂,但设备没有、tNt炸药也没有!”
“你们兵工厂有技术工人吗?或者懂车床吗?”
“除了我,其他人都是手工制作的,凭经验和感觉。”
“翁厂长,如果我提供一台冲压机,一台单轴车床,配备钻头、扩孔钻、绞刀、丝锥、板牙等,你能制作手榴弹吗?我还给你们提供tNt炸药,雷汞等。”
“肯定可以!太可惜了”翁厂长差一点要跳起来。
“到时候我再提供还81-1式、81-2式和81-3式手榴弹的制作图纸!”
“那太好了!”
陕北的边区兵工厂有一位非常优秀的高强厂长,配上先进的设备,要造手榴弹还是比较容易的。
(不过,说到制造手榴弹,并不是哪个国家都能制作手榴弹的,就拿我国西南方的某大国,他们一直使用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使用的英式米尔斯36型手雷。1984年,该国防部委托下属的一个研究所承接了试制这款成熟得不能再成熟的装备的工作,这个研究所历经30年,终于在2014年将手榴弹倒腾出来。
第一次验收,专家们对进行了认真的评价:这款手榴弹“性能突出”,性能突出的第一点是完全随机,要么一拉环就炸;要么拉环后十几个小时都不炸;天气热不炸,天气冷也不炸。
为了解决国产手雷性能不佳、不稳定的问题,该国的兵工厂只能频繁测试。2015年在测试过程中,手雷突然爆炸;同年,两个工程师在手雷材料车间抽烟,注意,是抽烟,不出意外车间发生爆炸。
为了避免继续背锅,该国将手榴弹的制造外包给一个企业,打算生产100万颗手榴弹。该企业最大的亮点就是用100万颗的原材料制造出了130万颗手榴弹,最终验收时,只有外形和颜色是合格的……)
三天后,两辆军用大卡车到了翁厂长的兵工厂。
……
卸下了冲压机、单轴机床,配套的零件,还有一套柴油发电机组和一吨的tNt炸药。
翁厂长高兴得跳了起来。
“翁厂长,麻烦你将老张和小张叫过来。”
老张和小张到了办公室,以为厂长有什么事安排。
当刘钧把两支崭新的德造20响和200发子弹放在他们面前时,他们俩真的惊呆了。
“真的给我们?”老张和小张以为那天刘钧是开玩笑。
“还能有假?刘同志说送就送。我和政委商量,这两支枪就由你们负责保管和使用。”
“是,服从命令!”
两个人拿着枪就赶紧离开了,生怕厂长和政委变卦。
刘钧这次也给兵工厂送来20支手枪和80支步枪,这个兵工厂仅有几支破旧枪支,连自保都不行。
一个星期后,翁厂长跑到刘钧的住处。
“刘同志,手榴弹已经试制出来了,请您过去看一看。”
看到翁厂长兴高采烈的样子,知道结果很理想。
今天测试生产出来的第一批100枚手榴弹。由于tNt炸药的珍贵,翁厂长将这批试验弹的装药量减了一半,把刘钧气坏了。有这样试验的吗?实弹就是实弹,你还把减半的叫做实弹?
“轰”、“轰”,两次爆炸,虽然炸药减了一半,但威力比起他们自制的手榴弹要大得多,在一旁的新四军某部首长喜上眉梢。
“不行,你再试一试真弹,不要减半的那些!”
“刘同志,这些tNt炸药太珍贵了……”
“不用真弹怎么知道效果?”
“轰隆”的一声,爆炸力和声音明显比刚才的大得多了,甚至在旁观看的部队首长明显地感到一阵爆炸产生的冲击波。
“太好了,立即大量生产!”
“翁厂长,你们一天的产量可达多少?”
“如果80人24小时生产,在原材料保证的情况下,一天可产至少1万枚。
“嘘……”,一天生产1万枚,这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