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福随春至(2 / 2)
……
杨妮哭了,林如君也跟着哭了起来。
杨妮愤愤不平的捶打麦苗:“死孩子,都怨你,我们都在等你醒来,都相信你会醒来,可是你看看你,能不能像学习一样,能不能争点气。”
麦苗还是一动不动,如果说这样乱打一通就能把人打醒,医生们早就没饭吃了。
杨妮哭着,眼泪哗啦啦的落下,这一年多的时间内,她觉得人生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甚至是不能接受的改变。
她也想学学村子里面的那些老人们,干脆就撒手不管了,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就能概括所有的事。
可是她不行,她是杨妮,是麦苗和麦子的希望。
“麦苗啊,妈知道这么多年你可累了,也知道你为了读书没日没夜的奋斗,甚至是连饭都来不及吃,可是现在啊,你都睡了一年多了对不对?咱们也该起来了,让那些看不起咱们的人瞧瞧,我们麦苗就是个厉害的人,不管在哪里跌倒,都能在哪里站起来。”杨妮拍了两下麦苗的手。
林如君也柔声说道:“麦苗,我向来对你是报喜不报忧的,可是今天妈妈来了,我有些话也要跟你说明白,如今厂子换了人,妈妈和姐姐的日子不好过,妈妈和姐姐同时下盐湖,上次妈妈死里逃生,姐姐呢,总是被人欺负,一家子都是女人,难免被人欺负啊。”
这一年多的心酸,杨妮算是再一次看透了世态炎凉,即便是有技术在手,可是,她们终究是女人,终究会被人狠狠的欺负。
麦苗依旧躺着,始终都没有说话,也没有动手。
林如君和杨妮在一起抱头痛哭,医药费,欠款,所有的这些债务压得她们几个女人喘不过气来。
杨妮在医院里面照顾了一段时间麦苗,不时的跟林如君说起小时候盐湖小镇上发生的事情。
“麦苗是个小书呆子,很小就认识很多字,也会英语,后来还跟博文学了俄语,大家都说他大有作为,麦子啊就是个闲不住的,以前说她是文艺青年,完全就是继承了她爸爸艺术细胞,她爸爸喜欢拉小提琴,她呢,什么都能行,我们的小礼堂以前都是她去表演的。”杨妮说起以前的事,心里总是欢喜的。
林如君也非常安静的听杨妮讲,尽管杨妮这些话已经跟自己说了无数遍,可是现在听来,还是很有生活气息。
他们俩都是你一言我一语的在麦苗的病床前说话,杨妮也知道麦苗在外面求学有多么不容易,经常是做完实验到食堂去,没有饭菜了,就只能开水泡点馍馍。
后来好不容易成婚了,麦苗的生活还是一团糟,两口子经常泡在实验室里,孩子都没人看,经常为了谁看孩子吵架。
那个叫做安娜的女人,终究还是回到了国外,什么都没有带走。
在外面那么困难的时候,麦苗还是没有跟家里说过一声苦,也不会找她帮忙,甚至是想着有朝一日回到盐湖小镇上。
“后来我们几个学生去食堂打饭的时候,才想着给麦教授带一点,给孩子带一点,安琪完全是在我们实验室里面长大的。”林如君笑着说道。
别人是把学校当成家,麦苗是把实验室当成家。
突然有一天,麦苗缓缓的睁开眼:“渴了,想喝水。”
“醒来了,醒来了。”林如君给杨妮打电话,声音非常镇定。
杨妮在电话那头,也只是微微的点头,声音也很镇定:“医生检查了吗?一切都好吗?”
“医生说再观察一个星期,如果出院检查结果都好,就可以回来了。”林如君缓缓的道。
“那就好,如君,你辛苦了,我们明天就去省城,把麦苗接回来。”杨妮慢悠悠的挂断电话。
杨妮手里还拿着一根戒尺,在麦子的手上打了一下:“真是不长记性,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这个实验不能出错,否则功亏一篑,还是马虎,还是不小心,就是欠揍。”
一旁的杨十月看得傻傻的,主动伸出手:“我也没有记下那么多化学元素,我也要挨打吗?”
“你也欠打,都多长时间了,数学还是算不明白,你就是不用心,杨十月,你给我等着,如果这个月你还是不能顺利上工的话,你知道你爸妈的,迟早把你嫁人,你就等着被他们卖了还帮他们数钱。”杨妮看见眼前的这两个女人就来气。
麦子连忙垂下头,杨妮气不打一处来:“现在厂子建设已经完成了,盐湖又继续升级,你们俩呢,不仅没有学习技术,也没有去深造,在这里跟我混日子是不是?”
“没有,妈妈,家里的事情太多了,今天张总找我去谈话了,说是现在技术成熟,我和杨十月迟早要被淘汰,只有在困境的时候需要我们,现在我把盐湖的底儿都摸透了,他们找我说话,不就是过河拆桥吗,不想支付我们的费用了。”杨麦子咬牙切齿。
杨妮倒是很平静,不像麦子那样义愤填膺,倒是很淡定的说道:“我早就预料到有这么一天了,不是过河拆桥,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淘汰一些陈旧的没用的东西,你们俩要是想当没用的东西,那就继续混日子。”
杨麦子不好说话,杨十月更是不敢言语,他们俩都有自己的苦衷。
以前杨妮的院子是整个盐湖小镇最大的,这些年,谁要是敢干,谁要是肯吃苦,谁的房子都会越来越大,并且越来越好。
杨妮已经感受到了危机来临,杨麦子也知道他们这样的晒盐女迟早是要被科技淘汰。
“对了,刚才如君来电话说麦苗醒过来了,问问安琪怎么样?”杨妮点燃屋子里面的熏香,靠在炕上看书。
安琪坐在小炕桌前画画,一直都是很安静的样子,杨小桃已经会叫人了,经常把杨妮哄得一愣一愣的。
“那我弟情况怎么样,什么时候能回来?”麦子问。
杨妮说:“最迟下个星期,检查没有问题就可以回来了,不过啊,我心里为什么总是不踏实呢?”
杨妮的第六感是准确的,跟着孩子们相处久了,她总能感受到。
一个雪天的中午,林如君和杨麦苗推开了院子的大门。
杨妮还在院子里面扫雪,看见白茫茫中出现了两个人,愣了一下,鼻子酸酸的:“回来了?”
“妈,我们回来了。”林如君抱着甜甜的笑容,牵着杨麦苗进院子:“麦苗,叫人啊,这个是你的母亲,这儿是你从小长大的地方。”
麦苗的眼神是那么陌生,仔细的打量了一番这个院子,怯怯的喊了一声:“妈妈?”
“哎,快点进屋,外面冷,可千万不要冻感冒了,你们可算回来了,我也不太会做饭,只炖了牛肉土豆,孩子们都在屋子里呢。”杨妮转过头,擦了一把眼泪。
可算是把麦苗盼回来了,麦苗回来了,这个家也就完整了。
林如君带着麦苗进了里屋,一边介绍:“那是麦安琪,我们的女儿,这个小不点是姐姐的女儿小桃子,长得肉呼呼的。”
“爸爸。”安琪看见麦苗,赶紧扑在他的怀里:“我好想你啊,学校里都说我没有爸妈,他们说我是外国人。”
很显然,麦苗对于突如其来的家庭温暖还是非常陌生,甚至对于麦安琪的示好还是无动于衷,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她。
杨妮将一切都尽收眼底,转过头擦了擦眼泪:“已经很好了,还能醒来,已经很好了。”
林如君倒是非常有耐心:“麦苗,你赶紧抱抱我们的孩子啊,亲亲她,跟她一起画画好不好?”
麦苗木讷的点头,林如君看见杨妮这样,赶紧跟着去了厨房:“妈,怎么还哭了,这是好事,他能醒来已经很好了,不就是不记得以前的人和事了吗?咱们都是亲人,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的。”
“没有哭,没有哭,怎么会哭呢?就是觉得吧,太不容易了,孩子,你也很不容易啊。”杨妮不断的往炉灶里面塞柴。
林如君继续说道:“也不是什么都不懂,就是人和事分不清楚了,我只是说我是他的妻子,安琪是我们的孩子,妈,你可不要揭穿我,就便宜我吧。”
“你这孩子,说什么呢,能娶到你这样的媳妇,是我们家的福气,春天来了,我们也熬过了寒冬啊。”杨妮噗嗤笑出了声音,心中暖暖的。
林如君果然就当起了这个家女主人的架势,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到工厂里上班,项目突然叫停,林如君只能到学校里面当一个普通的初中老师,教了数学教英语。
可是平静的日子还没有过几天,麦安琪哭着回家,找麦苗告状:“班里的小孩都不跟我玩,说我有病,跟我玩的孩子都会有病,像爸爸一样变成傻子。”
麦苗听见这句话就好像疯了一样,径直走到小学,二话不说就开始一个班一个班指认,狠狠的帮麦安琪撑腰。
在镇子的街巷上,麦苗和当年的杨妮一样:“谁要是敢欺负我姑娘,我要是知道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铁定把家长揍个半死,今天我就耍无赖了,我也知道,在这种地方,也就无赖才让你们怕。”
街头巷尾都是静悄悄的,谁也不敢出来做声。
杨妮和林如君看得心里很是高兴:“还好,知道护着孩子,以前的事忘记了,但是情分还在,是个懂事的。”
“妈,我想着要不带麦苗去北京看看,再不济去国外看看,他现在对于自己的专业也忘记得差不多了,很可惜啊。”林如君又有了新的想法。
杨妮摇摇头:“去年一年他在医院里面耗着,家里已经没什么积蓄了,孩子,这是妈的养老钱,我都交给你,你看怎么安排,这个家都交给你。”
林如君接过这一份沉甸甸的担子:“没钱咱们就攒钱,日子总是越过越好的。”
看病花钱,要去大医院看病,也是要花钱,还有麦苗当时发生爆炸已经没有人查了,很多人还是将爆炸的原因放在麦苗的身上,他依旧承担这个莫须有的罪名。
杨妮好几次去找人说明白情况,可是无凭无据,就连调查组待了三个月之后就走了,这事儿就这样不了了之。
麦子和杨十月从盐湖上回来,两个人已经冻僵了,整个人钻进了装满热水的桶里,这才缓缓的回过神来,人的灵魂也从一片冰冷中回来。
杨妮心疼两个孩子,赶紧让他们进屋喝姜汤,又用毛巾帮他们把头发擦干。
麦苗很暖心的为麦子把炕烧得热乎乎的:“姐,你辛苦了,这么冷的天,没完没了的下湖,要不让我去吧,我是男人,我能承受住寒冷。”
“苗儿,你去了也没用,这事儿还真是看天分的,不过啊,这一年多的时间,我把咱们的盐湖摸了个透,都了解得差不多了,我知道你一直想要研究氯化锂,也许我是在帮你打前站。”麦子始终很乐观,终究不会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埋没奥。
麦苗却道:“我已经在家里赋闲很长时间了,我想回去上班,听说,我还是这个厂子的副厂长?”
“早就撤下来了,你现在在这个厂子里面什么都不是。”杨妮的声音冰冷。
那一次,她也是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他们杨家对盐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怎么就突然之间麦苗什么都没有了,当初让麦苗回来进行研发的时有,可不是这个态度的。
麦苗失魂落魄的回答了一句“哦”。
可见他现在也觉得自己是个废人了,今天在街上,很多人都对他指指点点,那么多人都说他是废人。
他也觉得自己根本什么都不懂,一个大老爷们,还是要家里养活,甚至都不如麦安琪,至少麦安琪还能上学,他什么都做不了。
麦苗失落的回到了书房,他隐约还记得,那些东西,那些书,他已经是记得很清楚的,拿到手就能看,还是很多人都尊重的教授,知识分子。
怎么现在都不懂了呢?世界对他也太不公平了,很多人都说他现在就连湖上挑盐的工人都不如。
至少那些人还有一把子力气,可是麦苗呢,后遗症太严重,但凡风吹日晒的,都会咳嗽生病。
大家都说,他从一个高高在上的知识分子,变成了一个人人都嫌弃的废人。
林如君和杨妮、麦子倒是很好相处,三个女人平时也没有什么斗争。
林如君平时喜欢待在自己的房间里面跟麦安琪一起看书,麦子非常贴心的在炕上跟杨妮一起聊天,说话,杨十月也会在一旁学习。
麦苗却躲在书房里面,每次看见那些平时都耳熟能详的书,如今不认识一个字,都会觉得心慌,心烦意乱,甚至是一次次的打自己的脑袋。
突然有一天,杨十月等着大家伙都吃饭的时候,怯懦的站起来:“姑姑,姐姐,哥哥,嫂子,我有话要跟你们说,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你这孩子还能有什么事情,赶紧吃饭,吃完饭我给你补习数学,你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数学不行,也不是马虎,就是不敢算,不敢写。”林如君知道长嫂如母,来到这个家里,就要为了这个家的一切打算。
林如君回来一段时间,脸蛋也变得肉呼呼的,和以前一样面色红润,她还是很温柔,脸上乐呵呵的,好像没有烦恼一样。
杨十月却重重的摇摇头:“不是的,我以后都不学了,我不是那块料,就算你们费尽心思,我还是学不了,我爸妈和我商量了,反正我以后在厂子里面也没有太大的作为,我决定了,还是结婚吧。”
说完,她坐下,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碗里的牛肉粉条,大口大口的往嘴里塞。
还不等嚼就咽下去,尽量用吃饭让自己不那么痛苦,掩饰自己的悲伤。
杨妮愣神,佯装什么都没听进去:“下个月厂子考试,我已经帮你报名了,还是技术工,好好学,好好考,这次不行就等下次,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叔叔阿姨们当考官,你怕什么?”
“是啊,咱们家两个大学老师,一个厂长,还有一个军官太太,难道还不能把你带出来,十月,你还那么小,以后的路还长着呢,你不读书还能做什么?”林如君连忙接过这句话。
杨十月很勤奋,平时会带着小侄女们玩耍,家里的家务活总是抢着干。
杨妮又继续道:“谁要让你嫁人,先来找我说话,杨天海是不是?我明天找她去。”
“姑姑,你别找了,是我主动找我爸,让我爸帮我相看的,他唯利是图,无利不起早,他挑选的夫家一定是条件很好的,我……我还是结婚吧,我觉得读书好苦啊。”杨十月垂下头,终究还是把那句话说出来了。
杨妮也不敢抬头,读书当然苦,她是知道的,当年要不是麦和平逼自己到了绝境之中,她也不会潜下心读书。
但是有些人是天生就适合读书,有些人就是不适合。
“那就不读书了,咱们找个工厂里面管机器的,守着这么大一个盐湖,这么大一个厂子,还能把你饿死吗?”麦苗看着自己的这个妹妹,心中也是一阵酸楚。
杨十月还是摇摇头:“我已经想好了,姑姑,姐姐,我真的把你们当成亲人了,我想着,如果我结婚,就从这个家出门。”
杨妮缓缓的站起身:“想好了就不要后悔,劝人这种事我从来不做,只有自己想明白,没有其他人能够劝明白的。”
她含着泪出门,又看了一眼杨十月。
杨十月这个孩子没什么天赋,也不是读书的料,可是非常会持家,他们忙碌的时候,家里大小事情都是十月负责决定的。
一个月给她一百块钱作为家里的开销,可是这孩子每天让他们吃肉,还能省下一半的钱。
她之前还想过等家里条件好一点了,就送到省里读个夜校,不至于以后吃亏。
杨十月默不作声的回到自己的房间,她在自己的家里没有房间,没有私人的空间,可是在这个家里有房间,有零用钱,还能帮忙掌握这个家,她受到了极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