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百度和信鸽市值几何?(2 / 2)
第二天,张逸哲出现在辣椒工作室,听了汇报之后,让包丹宁发布一个通告,大概意思就是百度和信鸽经营状况良好,上市计划安排的大概时间表。
之后,就没人去管这事,任由媒体解说。
翌日,张逸则来到芒果影视,正式确定廖国彬为《黑客帝国前传》的导演。
接下来几天,张逸哲和吴宪林、廖国彬一起就《黑客帝国》的事情进行探讨,确保自己的理念能够准确传达。
完成这些工作之后,张逸哲带人开始实地考察国内火箭相关的企业,最重要的自然是火箭的发动机,这是火箭上天的核心。
张逸哲创建的辣椒太空探索公司,并不打算走目前一次性使用的道路,而是打算学马斯克,搞火箭回收,从而大幅度降低火箭发射成本。
那么,发动机的重复利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而一次性使用,和多次使用,其中差别巨大,需要发动机能够多次面对高温气体的冲刷,对材料的使用要求苛刻到极致。
张逸哲不知道这些火箭发动机工厂是否能做到这点,只是当他将这些问题抛出来,就受到了当初老马一样的待遇,那就是各方嘲笑......
《张逸哲异想天开,开发可重复利用的火箭!》
《可重复使用的火箭能成功吗?》
《火箭这东西,是要上天的,可以如此随性?》
......
没多久,张逸哲对辣椒太空探索公司的期望便被媒体得知,然后引来各方报道。
其中,以嘲笑居多,少数人看好。
但资本公司却没嘲笑,张逸哲做事向来以超前的目光而闻名,这才让他积累如此身价。
眼下不说别的,光是这个想法的提出,就打破了他们对火箭的固有认知,剩下的就是可执行性。
于是,有实力的公司询问专家的意见,专家的答案各异,但看好的成份居多,只是想要达成这个目的,需要海量的资金投入。
不说人员的薪酬,就是火箭组装起来做一次静态点火测试,就是几十上百万的资金消耗。
更何况,火箭发射之前,还有无数的难题和测试要做。
发射一次,最少也得上千万。
而一家全新的企业来发射火箭,第一次就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小得可怜,基本上是交足学费,收获经验之后,这才能保证发射成功。
而这还没涉及到回收,这部分更复杂。
更重要的是,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后面还有无数难题......
所以,投入巨资,最后都不一定能保证火箭的成功。
这种投入力度,只有张逸哲这种穷得只剩下钱的人,才敢不计成本的投入。
他们想玩,就得掂量自己的小身板,是否能扛得住这种无底洞似的投入。
另外,怎么收回成本,然后盈利还是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的火箭发射市场没那么大,整个世界一年才发射多少次?
还不到五十次,基本都是政府订单。
哪怕研发成功,还要和原来的火箭发射公司抢业务,要收回投入的研发成本,要等到猴年马月!
所以,大家拿着计算器一算,得到这个答案,一群资本公司是望洋兴叹,直接抛弃了投资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看张逸哲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