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别怕本座是好人 > 第640章 前车之鉴

第640章 前车之鉴(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熙平六年夏

并州之地,自曹鲲挥师血洗之后,宛如经历了一场狂风骤雨的洗礼。

曹鲲端坐于中军大帐,神色傲然,下令将从世家大族处缴获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等财物尽数取出,犒赏三军将士,一时间,军营之中欢呼声震天,士气大振。

曹鲲深知世家余孽未除,隐患仍在,一面遣出精锐探子,四处抓捕车赢、钟羽等世家余孽,一面点将钟去病,令其率领精锐之师,风驰电掣般奔赴晋州,驰援被困于剧阳县的索真。

原来,薛休率军回师晋州,索真等将领与之交锋,连连惨败,无奈之下,只得退守剧阳县,负隅顽抗。

此时并州大局已定,从世家大族中搜刮出来粮草堆积如山,全军吃上三年、五年都不成问题。

众将领见此良机,纷纷围聚在曹鲲身旁,七嘴八舌地劝谏道:“王上,如今并州已稳,粮草丰足,正该趁此大好时机,挥师攻取晋州,直捣玉京,成就千秋霸业!”

众人正议论得热火朝天之时,忽闻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原来是谋士贾茅匆匆赶来,手中捧着一封密信,神色凝重道:“王上,西王柴思扬趁镇南军北上勤王之际,悍然出兵,大败忠毅侯赵元成,接连攻占建为郡、竹安郡、越嵩郡、羊克郡、大兴郡,如今已尽占益州全境!”

曹鲲听闻,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之色,心中暗自思忖:“这柴思扬,倒是一颗不可多得的棋子,短短数月,竟能尽得益州之地,天命之人,果然不容小觑。”

此时,曾奂大步跨出,抱拳高声道:“王上,天下大势,犹如白驹过隙,瞬息万变,逐鹿天下,需争分夺秒,时不我待啊!请王上速速发兵,夺取晋州,直逼玉京,以定乾坤!”

众人纷纷随声附和,劝说曹鲲即刻发兵。

曹鲲略作沉思,觉得众人所言有理,遂拍案而起:“好!既如此,本王便依众卿所言。”

当下留下周济和冯君可镇守并州,自己亲率三百万大军,对外号称八百万,旌旗蔽日,浩浩荡荡地大举南下。

再说那车赢、钟羽等人,侥幸从并州逃脱,一路仓皇奔逃,欲投奔薛休。

当行至神池山附近时,忽见前方烟尘滚滚,竟是一股曹军。

车赢当机立断,下令在神池山安营扎寨,以逸待劳。

曹军一到,车赢便命人擂响战鼓,声震四野。

郑宝玉闻鼓声,迅速摆开阵势,高声叫阵:“车赢老儿,速速出来答话!”

车赢纵马而出,来到阵前,郑宝玉横刀立马,抬刀指着车赢,破口大骂道:“魏王对尔等礼遇有加,尔等却背信弃义,起兵作乱,实乃忘恩负义之徒!”

车赢面不改色道:“曹鲲残暴不仁,欺压良善,老夫起兵,乃是替天行道,为民除害!”

郑宝玉听闻,怒发冲冠,大喝一声:“休得狡辩!”

说罢,挥刀便砍,率兵如潮水般进攻而来。

车赢背后,钟羽挺枪跃马而出,枪如游龙,与郑宝玉战在一处。两将你来我往,枪刀相交,火星四溅,激战了三十个回合,仍不分胜负。

正在此时,忽闻喊声震天,是薛休派来的晋军如猛虎下山般冲杀而来。

曹军兵马不多,抵挡不住这突如其来的攻势,顿时大乱,大败而逃。

车赢与薛休会和的消息,如一阵疾风般传至曹鲲耳中。

曹鲲听闻,勃然大怒,眼中闪过一丝凌厉的杀意,当即下令,率兵直奔神池县。

一路上,曹鲲势如破竹,相继攻占大铜郡、硕州郡、灵丘郡。

三郡世家大族,见曹鲲凶威赫赫,如猛虎下山,皆吓得肝胆俱裂,尽皆俯首听命,乖乖献上粮草无数。

曹鲲沿途招募青壮壮丁三百万,编为晋州军,一时间,曹军声势愈发浩大。

姬非得知此事后,气得暴跳如雷,火冒三丈。

他在晋州起兵之时,钱粮紧缺,本想依靠晋州赋税养兵,可这些世家大族却敷衍了事,甚至置之不理,逼得他只能四处借钱借粮,艰难招兵买马。

如今倒好,曹鲲一到,这些世家大族便出钱出粮,出人出力,一个个卑躬屈膝,简直是欺人太甚!

姬非心中暗恨:“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恶人还需恶人磨!本王对那些晋州世家还是太仁慈了!”

曹鲲到了晋州之后,对麾下领兵将领放出狠话:“晋州世家大族,皆恃强凌弱、自私自利之徒,一身贱骨头,畏威而不怀德。对于这些人,不得手软,每到一处,若有不听命令者,轻则抄家,重则灭族,绝不能姑息纵容!”

晋州世家大族,素以善于经商闻名,实力比并州世家更为雄厚,家家户户皆养有私兵,这些部曲只效忠于家主,便是皇帝的圣旨,在他们眼中也不过是一纸空文。

否则,姬非当初也不能如此顺利地“占据”晋州。

晋州世家不但实力强大,还十分团结,见到并州世家的悲惨下场后,这些世家大族惊恐万分,连忙聚集在晋阳,邀请晋州各大世家,共同商议如何保全自己的家业。

为首的,乃是晋州五大世家:李氏、范氏、智氏、赵氏、卫氏。

此次世家聚会,正是由这五家牵头,其他世家纷纷响应。

他们借着参加范氏少主婚礼的名义相聚一堂。

堂上主位,端坐着范氏家主范昭阳,此人如今已是二百七十岁的高龄,宛如晋州的一根定海神针,稳如泰山。

范昭阳修为高深莫测,至今仍是一头黑发,身形魁梧如山,气血旺盛如龙,一顿饭能吃下三头牛、二十碗灵米,令人惊叹不已。

大堂两侧,依次坐着李家家主李巨、智家家主公智雄、赵家家主赵武、卫家家主卫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