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穷是一切根源(2 / 2)
“辛苦了,快过来坐着。”
“好,谢谢少爷。”
洪宪几个快走到几辆车围出的空间搭建的帐篷下,顺势坐到席子上,正要开口说话。
就就陈明等人把水壶递到了眼前,几人感激道谢,随即伸手接过,将瓶盖打开,仰头咕咚灌了个痛快。
这才将盖上盖子,开口直奔主题,“我们去了归澜湾后,发现那儿确实是个好地方,但同时也比咱们想象的还要穷。
并且,那里的人表面看着淳朴善良,勤劳肯干,可我感觉,感觉……一个个就像是没开化一样,唉呀……”
洪宪伸手烦躁地挠挠脑袋,“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
“明白。”
沈嘉楠摆手,“总之,在东山,贫穷就是致使一切不幸的根源。”
“……”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虽觉这话说得有些武断,但又觉得沈嘉楠说得很有道理,并且是直击要害,便都陷入沉默,表示认同。
沈嘉楠抬眸环视一圈儿众人脸上的表情,勾了勾唇,接着让洪宪继续说他打探得来的消息。
“是。”
洪宪清了清嗓子,“那里的人,只知道日复一日的重复着打渔种地的活儿,即使挣不到钱,也没想过走出来寻找活路。
一问就说去哪儿都一样,都是挨穷,根本说不通,据说,县里,镇里的干部,都不知道给他们做了多少思想工作。”
洪宪表示自己不能理解,“你说他们顽固不化吧,人又善良,我从村长中得知,他们知道东山县辖区有两个村子受了灾后,村里年轻的汉子渔也不打了,地不种了。
直接腿着去灾区帮忙抢险救灾去了,可那两地方离他们归澜湾,走路得走个一天的时间,您就说吓不吓人?”
沈嘉楠沉默点头,良久,才道一句,“不管怎样,他们的底色都是善良的。”
便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把陈家想要算计他们的事告诉了几人,并告知对方,他一定要还以颜色。
随后,就将自己的计划娓娓道出,大伙儿听后,都觉可行,继而纷纷点头,彼此短暂地对视确认后,就立马行动起来。
宋擎负责带人开几辆卡车,直接前往厦市,帮着灾区大批量购买赈灾物资,顺便给身在京市的刘正军打电话通气。
请对方在沈嘉楠设定的时间,给厦市这边的相关b\/来电,从旁切入调查,确保有漏网之鱼给他们添麻烦。
李铮则与宋擎对调,带人再次潜回县城,继续寻找更多的证据,争取一次把陈家捶死,外带将其同伙也通通拉下水,让他们永无翻身之日。
至于其他人,则依然是原地等待,不过,他们并未闲着,而是被沈嘉楠叫着和他一起在芦苇荡的四周巡查起来。
经过昨日之事,沈嘉楠觉得,东山县要快速发展起来,光靠归澜湾和稍后经济特区地覆盖还不够。
这里的群众因长期贫穷,和各种原因导致认知受限,大多数的几代人,只会靠着种地和打渔来获取收益,根本没想过去干点儿别的。
他们虽痛恨贫穷,痛恨陈家的为富不仁,却又困于宿命之说,自认农耕打渔,便是他们世世代代应得的命运。
不然,以陈家那么低劣的手段,也不至于可以欺上瞒下那么多年。
那么,在有限经济的情况下,即使县里的干部再全力帮扶,如果没有大笔的资金注入,为东山县带来生机,他们很长时间将难冲破贫穷的枷锁。
如此恶性循环下去,于社会,国家皆不利。
而沈嘉楠作为时代的受益人,在为自身打算的同时,自然想为社会,为国家的建设,再做点儿什么。
所以,除了发展归澜湾,他还打算在这片芦苇荡这里也开发一个项目。
对此,众人举双手赞成,只是大家不解,他为什么要选在这个位置。
这芦苇荡风景虽美,占地广阔,淡水资源丰富,与之衔接的地方,还有块面积不小,可用于建房的平地。
但交通不便,不仅远离国道,从县城走过来还要开一个多,将近两小时车程,这样的地方,前不挨村,后不挨店,怎么发展盈利,造福民众。
沈嘉楠听了他们的话,不由失笑,继而告诉他们,正因为如此,他才会选择这里。
“为什么?”
大家更不明白了,沈嘉楠弯眉轻笑,旋即说道,“你们也说了,这里景美地宽,水源丰富,加上周围没有住家户。
如此现成的低投入挣钱地儿,我傻了放着不要,干嘛非要去找那些需要投入更多资金的地方搞项目?”
“可是,嘉楠……”
“你先听我说完。”
沈嘉楠伸手拍了拍欲言又止的陈明,冲其温柔笑说。
“芦苇荡风景优美,地方开阔,除了可以发展旅游业,开展多种水上项目,规划垂钓区域,在旁的平地建设度假村。
还能开展多种生意,比如手工艺品,芦苇可以制作席子,帘子,草帽等物,这些编制方法,相信当地人大多都懂。
届时,我们可以招收工人,让他们制作各种工艺品,再通过我们的生意渠道,分销到各处。
这样就能解决东山县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从而缓解部分家庭的生活困难,让县里轻松一些。再者……”
他话锋一转,又道,“你们也知道,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这东山县城再偏,早晚也要轮到。
到时候,首当其冲,就是做老城改造和道路建设。
而随着大环境越来越好,人口增长,城市定会扩建,如果我们选一个紧挨县城的地方,势必会受到影响。
到时候,咱基础设施建的好好的,可能还没开始挣钱,就得搬迁让道,虽然国家有相应补助,但一个项目建两次,属实没有必要。
所以,还不如一步到位,选在这个地方,到时候,国道路况又完善了,我们在此不仅能得些便利,还更加占据地理优势。”
“原来如此。”
陈明恍然大悟,与回过神来的众人互相对视一眼,心中都不由对他生出佩服,旋即竖起大拇指,向其笑眯眯道。
“你真厉害,这都能想到。”
“对啊对啊!……”
众人也跟着附和,“沈少太厉害了,昨天凭着几条红绸就能猜出有人想搞阴谋诡计,这会儿又能在瞬息之间,想得那么深远,真是太聪明了!”
“确实,确实……”
沈嘉楠闻言失笑,脑海中不自觉闪过21世纪的国家发展宏图,便说了一句,“只是经验多了,没你们说得那么夸张。”
“什么?”
陈明蹙眉侧耳靠近他,显然是没有听清。
“没什么?”
他摆了摆手,旋即笑着指了指前面,“走,我们过去看看,咱可得把地盘摸清,这样才好和县里面商谈合作问题。”
“好……”
众人纷纷应声,与之继续朝前走去,背影很快就消失在了茫茫芦苇荡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