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9章 疯狂的石头(2 / 2)
得,一听这个名字,唐伟东就知道华仔说的是哪部戏了。
这应该就是宁昊的成名之作“疯狂的石头”,哦,不对,现在应该还叫“疯狂的钻石”。
被华仔看中之后,宁昊就拿着“疯狂的钻石”这个剧本,去找华仔拉投资。
华仔倒是没有拒绝,不过面对他张口就是六百万的投资,华仔却直接拦腰砍,只答应给他三百万。
为此,宁昊还嘟嘟囔囔的“还价”道:“在外面,人家都给到五百万,……”
可华仔的态度很坚决,就是只有三百万,多了一分钱没有。
不是他不想多给,而是就像刚才说的那样,他要同时投资六部戏,真的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分给宁昊了。
宁昊无奈,他要在外面拉投资,估计真能拉到六百万,但届时的剧情和拍摄,还能不能由着他自己说了算,那可就不一定咯。
毕竟不是每一个投资方,都是“煤老板”那样的人,华仔这三百万可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也就是说,电影所有的创作和拍摄,都可以由着宁昊自己说了算。
这对宁昊来说,无疑才是最大的诱惑,所以他也就只能接受了华仔的这三百万投资。
之后,华仔还对他说道:“三百万的一部小成本电影,你拍啥钻石啊,干脆就拍石头吧!”
于是乎,“疯狂的钻石”,才变成了后来的,“疯狂的石头”。
正是由于投资成本太低,导致剧组也请不起什么大腕儿、明星,只能让一些“小透明”来出演。
一开始,宁昊还想请孙洪雷来着,结果一看报价,孙洪雷直接就拒绝了。
然后他又想,将那个“国际大盗”的角色,让华仔来出演。
华子自己投资的电影,他总不能再要钱了吧?而且,还能借一下华仔的知名度,……
——王迅等人也是听说,这部电影里有华仔出演,所以他们才愿意低价出演的,最后一看,丫的,被忽悠了!
宁昊想的是很好,可惜华仔分身无术,人家压根儿就没答应,但华仔还是推荐了连晋来出演这个倒霉催的“国际大盗”一角。
也就是说,宁昊想狐假虎威、扯虎皮做大旗的小心思,并没有实现!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最后成为了一款“现象级”的爆款,更成为了一部“以小博大”的典范。
三百万的投资,仅票房收益就超过了三千万之巨,十几倍的投资回报率,这也让华仔狠狠的赚了一笔。
这部电影所取得的成绩,所有人都很满意,投资人华仔满意、导演宁昊满意、演员们更是满意,毕竟电影火了,也带红了他们嘛。
当然,这其中也有不满意的,大概唯一一个不满意的,就是华仔此时所代言的服装品牌“班尼路”了。
黄勃出演的那个小混混黑皮,一句“班尼路,牌咋”,直接将此时挺红的一个品牌,给干成了“路边摊”的水平。
随着电影的爆火,以及后续影响力的持续发酵,“班尼路”大概早已经哭晕在厕所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