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 第878章 做个家庭版葱烧海参

第878章 做个家庭版葱烧海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葱烧海参这道菜,确实让年轻的厨师们和参赛大师傅们拉开不小差距。

虽说年轻厨师们也都知道该怎么去做。

他们也都是经常在后厨看到大师傅们做。

但真正自己做,经验上的不足还是非常明显。

高汤的煮制,后续葱烧汁的调味,甚至是葱烧汁的打芡。

这些都是需要长时间经验的积累。

冯正明当初跟师父学这一道菜,就学了很长的时间。

那时候燕喜楼生意已经不行,颜老师傅也是有所感觉,所以抓紧时间教授小徒弟以偶写重要的东西。

冯正明从煮汤到调味,包括应该如何去炸葱段,他都跟着师父非常详尽学习。

因为有了那一段沉下心,没有其他东西影响下的学习。

也才能够成就冯正明如今的这份手艺。

冯正明那种学习待遇,是年轻的厨师们不具备的。

哪怕孙海、夏蕙和朱旭,他们也未曾有过冯正明当年学习的环境。

或者应该说,他们没有冯正明当初的时间去学。

他们从进后厨开始,几乎都是在跟着各种忙碌。

他们的手艺都是在边干边学中成长起来。

这让他们基础很扎实,他们在后厨做菜的经验比其他厨师要充足。

可也是这种边干边学的状态,使得他们没时间去研究像是葱烧海参这样的菜。

不过比赛结束,年轻的厨师们聚在一起。

他们个个心态倒是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或许对他们而言,能进入百强鲁菜名厨之列已经算是成功。

毕竟争夺十佳名厨的都是各家酒楼的大师傅们。

所以他们输给大师傅们也没有什么丢人。

他们聚在一起聊的是哪位大师傅的葱烧汁做的好

“我觉得可能是李师叔的做得好。”

“对对,我也觉得,李师叔是小师叔的大师兄,他的那个葱烧汁我看了,味道真是很棒。”

“你看了就知道味道啊我觉得是我师父做得好,我师父这些年一直都是帮小师叔培养新人,所以师父他手艺很扎实。”孙海为自己的师父杨斌站台。

见孙海为自己师父站台了,夏明烨赶紧说:“那我还觉得我爸做的最好呢。”

场面顿时变得有那么点剑拔弩张,大家都有各自支持的大师傅。

朱旭倒也觉得自己师父的葱烧海参应该也做的很好。

“我师父的葱烧汁,过去在聚宾园也是挺出名的,师父他这几年在外地又学习了很多,可能在调味上又有新东西。”

朱旭的话倒也没有谁反驳,因为大家也都清楚,程国胜的手艺确实很好。

在大家讨论哪位大师傅葱烧海参得分最高的时候。

夏蕙突然嘀咕:“可惜,这次师叔他没参加,师叔的葱烧海参真的好吃,我真的最喜欢师叔做的葱烧汁。”

这个倒是没有人反驳,尝过冯正明葱烧汁的人都会喜欢。

冯正明调味上的独到见解,那种浓而不腻的味道,确实让他的葱烧汁独树一帜。

不敢说冯正明的葱烧汁一定是最好,但味道上确实是让很多人都喜欢。

顾志成笑着说:“冯师叔获得的认可已经足够多,不用跟我们一起参加比赛证明自己。”

这话得到年轻厨师们的认同。

实际上从年龄上来说,冯正明比一些青年厨师还要年轻。

也是从冯正明身上,顾志成他们这些青年厨师才算是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分。

天分这东西,确实不是单纯靠努力能够追赶上的。

更重要的是,别人有天分还更加努力。

这就是注定了大多数人都很难追赶上冯正明。

年轻的厨师们也因此对冯正明服气。

只要是接触过冯正明,并且一心想要成为好厨师的年轻的厨师们。

他们一定会对冯正明服气。

这种服气是发自内心的。

所以年轻的厨师们,觉得冯正明确实没有必要再参加比赛证明自己。

他已经有了足够强的实力,有自己的那些分店,可以让他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成为国内餐饮业的真正大亨。

夏蕙开口说:“师叔他参加比赛,应该就没我们什么事了,师叔的手艺跟我们不在一个层次上了。”

这话也获得在场年轻的厨师们认同。

“是啊,小师叔的手艺太利害。”

“冯师叔厉害的地方是他的创造性,他的创意总是能很好的做出来。”

“而且还好吃,冯师叔的菜味道上真是无可挑剔啊。”

“其实如果不是冯师叔的话,恐怕鲁菜还真没法走出齐鲁传播更广。”

冯正明对鲁菜传播的贡献,也成为了他被很多人信服的地方。

即便是老师傅们,在鲁菜的传播和宣传上,也确实是做的不如冯正明好。

懂得做菜的厨师不少,老师傅们的手艺也是个个厉害。

但懂得做菜,手艺好的同时,还懂得要如何运作和宣传鲁菜的人。

如今也只有冯正明一个人能做的好。

尤其是他在沪城一口子开的四家店。

是一种相当有针对性的开店。

背后有冯正明对自己手艺的绝对自信。

同时也有他能轻松拿捏不同地区人口味上的实力。

也因此,冯正明在沪城推出的沪城餐馆推荐指南,是真的一下子就收获了很多人的认可。

如果非要说他现在还有什么不足的话。

那恐怕就是,冯正明方式太贴近大众化,忽略了一些人对高端的需求。

不过对此冯正明自己是一点不着急。

他始终坚持要让大众吃得起自己的店。

也因为他的这种坚持,和某些一心做高端餐饮的大师傅们不冲突。

让他在沪城开店没有遭受到任何排挤,甚至还受到沪城本地厨师们的欢迎。

毕竟冯正明没有跟他们争抢高端餐饮,也没有争抢酒楼那些。

他们接纳冯正明在沪城开店,反倒彰显出沪城海纳百川包容性。

也可以让沪城被不少人视为是一个美食城市。

只是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大众喜欢的往往才会真正的更好流传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