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耕地的诅咒(2 / 2)
“姜家的,你们也来拔草啊?”
有个平时跟他们关系不错的中年男人跟他们打招呼,寒暄中才酝酿出笑,“你们家也没个劳动力,今年打算种多少?”
“应该不会种太多吧?”
根本就不给姜珏南开口的机会,旁边另一个发愁的村民已经接上话,“他们家不是还有别的事情要忙吗?算下来一共也就一两个劳动力能干活,要是真的全赌在地里,那可不得完蛋咯。”
“为什么这么说啊?”
宋轻舒也跟着他们在旁边的田坎坐下,熟练地找着机会插话,“嫂子,去年我没怎么看过,现在大概是个什么收成?”
“收成?”
“哎哟,你去年在干什么来着?好像还天天往娘家跑呢吧,你娘家那几口子人也不分粮食给你,那你确实是不知道。”
那些人把这当成笑话,来回交换眼神,说上几句阴阳的话之后,才真的回答她的问题。
“往年旱灾就算再这么严重,最多也就是收成跟不上,或者谷粒格外差,但多少还是能种出东西,只要有粮食,大家就能拿去换钱和粟米填肚子。”
认真回话的是个看上去至少五十岁的小老头,头发已经白过好几层,加上愁眉苦脸的模样,更显苍老。
他一边猛抽烟,一边含含糊糊地念叨,“今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那都不是出不出货的问题啊……而是老是种着种着就没……”
从那些极度口语化的描述,再加上旁人七嘴八舌的补充,宋轻舒才大概明白他们想表达的意思。
在种植初期,他们以为一切还来得及,庄稼失去活力只是偶然事件,被临幸的几个倒霉蛋只能另外掏钱,再买更多粮食种子重新种下。
可是随着时间往后推移,枯死的庄稼越来越多,直到六月份的时候,还有人在坚持补种。
三伏天时,村子里水源几乎断掉,为了避免一部分人用不上水,村子里只能规定每家每户可用的水量。
灌溉彻底跟不上,庄稼枯死得越来越快。
哪怕有部分装甲还活着,成长的状态也特别差,长得矮不说,颗粒也小,植株状态特别蔫。
他们这里种植条件本来就算不上好,往年种出来的粮食质量价格不高,全卖掉也只能换点差米保证不饿肚子。
去年那种情况,秋收时得到的粮食本来就少,在外面还几乎卖不出价,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完全揭不开锅,只能靠菜园里一些红薯之类的东西充饥。
这才有今年这样的情况——已经有人怀疑这片土地是不是被诅咒,更多人对地里的情况失去信心。
他们是农民,会按照习惯和信念继续耕种,却不把希望寄托在这上面。
相比之下,很多人觉得不如去多种点能吃的植物茎块,说不定只要红薯种的够多,就可以不用饿死人。
信息量只有这么些,宋轻舒坐在那里听上两刻钟才从那些抱怨里整理出来的。
坐得最近的妇人甚至一边说一边哭上,绝望地低低哀嚎。
宋轻舒也说不出什么好话,只能拍着她的后背,不停的安慰她,今年说不定情况会好起来。
“你一个没下过几次地的人知道什么!”
妇人猛的得把人推开,将那些难以发泄的怨气转移,“你们又不愁挣不到钱!只知道说这种冠冕堂皇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