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万岁(2 / 2)
袁老的画面依旧在播放。
“一九六一年七月,袁老在一块试验田中,发现了一种名为‘鹤立鸡群’的稻种,长势极佳。
“他高兴极了,以为找到了一个好的品种。”
“他很小心的将种子收集起来,等明年种下去,看看能不能出现奇迹。”
“第二年,水稻结出来的果实,并不是很好,有的高,有的矮,有的矮,远远不如我们第一次见到的时候。”
“袁老并没有因为这一次的失利而气馁。”
“然后,他拿着放大镜,开始在田地里寻找新的野生水稻。”
“到了一九六八年,六个不育系被培育成七百多个,分别栽在两块试验田中。可是有一次,袁隆老却发现,实验地已经变成了一片烂泥塘,所有的秧苗都被连根拔起。”
“有人动了手脚!”
“这一系列的挫折,并没有影响到袁老对科研的热情!”
“他还在忙碌着。”
“到了七十一年,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一年,袁老在荒野中找到了野败花,也就是野玫瑰的败育花。”
“野败,是我突破三种属性的关键!”
“再过两年,在农业科学院任职的袁老,就宣布了“三系”籼稻杂交组合的成功。”
“一九七六年,我国开始大规模种植杂交水稻,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两千零八万亩。”
“现在,亩产超过一千公斤!”
大明空间。
朱元璋刚坐下来,就被吓了一跳。
“多少?”
“一千斤?”
“标儿,你觉得这是不是真的?”
现在大明一亩地的稻谷,也就是三百斤左右。
就算是富庶的江南,一年一产的粮食,也不过五百斤而已!
一亩地的粮食,代表着大明现在的田地,可以养活两倍以上的人了!
这是什么概念?
朱元璋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朱标当然知道老朱的意思,想了想道:
“这一次的杂交育种,对我们来说,意义更大。”
“我会亲自监督,让大明多种些庄稼。”
天空中的视频还在继续。
“同时,我们国家的水稻产量还在不断的刷新。”
“2019衡南县稻区试验,三代杂种叁优一号,一年亩产两千多公斤。”
“2020年,我们在同一片试验田里,对两个品种的产量进行了检测,叁优一号的产量是1800公斤,而早稻的产量是1300公斤。”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课题组,连续两年收获三千一百公斤,打破了历史记录。”
.......
弹幕刷屏:
这个世界上没有仙人,也没有必要建立庙宇,因为所有的炊烟,都是对这个世界的思念。
神农,果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袁老说了,要吃好!
“袁老,您就放心吧,后生可畏。”
“袁老爷子,你现在是不是睡在被窝里了?”
“袁老有资格享受祖庙。”
——袁老,天下无双的国师。
大明空间。
老朱与朱标面面相觑,皆是一脸懵逼。
“3000斤?!”
这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朱元璋长叹一声。
后世之幸,能得此子!华夏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