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与饼有缘(5600字)(1 / 2)
施密特劳利惊讶地看着陆严河。
他不知道,陆严河为什么这么大的底气,觉得自己可以搞定一个刚刚在颁奖季处于大势的奥斯卡提名演员。
像尤伯克拉克这种准“a-list”演员,接演一个项目,那都是要考虑很多因素的。
难道陆严河是觉得《红眼航班》这个一看就跟奖项无缘的商业惊悚题材电影,能够拿到很不错的票房表现
施密特劳利问:“陆,你认为《红眼航班》能够取得怎样的票房”
陆严河:“北美这边我不知道,亚洲这边的电影票房应该至少能拿到五千万美元以上。”
施密特劳利有些惊讶地瞪大眼睛,看着陆严河。
陆严河这个数字可不是随口一说瞎掰出来的。
现在灵河是有专门做市场票房分析的,陆严河的这些项目,他们都会定期做一些研判和预测,用来跟事后的结果进行比对,以此来校正,他们对于市场的把握哪里还有不足。
陆严河很喜欢这个部门提交上来的一些分析报告,也常常给他惊喜之感。
电影市场风险大,这是众所周知、毋庸置疑的,片子质量高才是一切,又太宽泛,在实操层面没有价值。
尤其是对市场不够了解,就容易在营销方向上出现问题。
这就跟一些正剧疯狂宣传口碑好一样——宣传的东西都是对的,真实的,可是没用。
-
这么多做正剧的公司,为什么只有正午的做出来了
因为人家不是靠宣传自己的剧“有口皆碑”打开的局面。
所谓“品牌效应”,都是局面做起来之后的事情了。
事实上,正午这个牌子在大众意义上做起来,是从那一年《伪装者》《琅琊榜》《欢乐颂》不同题材、不同观众群体的几部剧,接连大爆,才有了广泛上的认知——而这三部剧,你要说它们是正剧,估计会有大量的争议。
但要说他们是偶像剧,那它们的质量跟大家认知中的偶像剧,也太不一样了。
准确来说,这就是一群能拍正剧、水平极高的人,用这样的水准,拍了几部故事、人物、制作水平都在一线水准的“大路货”(非贬义,只是跟这些导演以前拍的正剧比,它们在商业性和严肃性之间,更偏向于商业性),然后,在那个流量当道、粗制滥造不断辣眼睛的时期,令人耳目一新。
不知道有多少人记得,当时《伪装者》热播的时候,火的是什么事实上,热播的时候,骂的人可一点不少,别说那个女主角了,胡歌和宋轶那个走廊拔枪的名场面,当时也是被骂“神剧”的,但后来因为剧作整体水平高,加上几乎就是两三个月之后,同一套班底的《琅琊榜》大爆,以及“热播”期实打实的收视成绩,口碑也跟着逆转了。
而《琅琊榜》,虽然当时口碑确实好,甚至一度有人去从技术层面去分析它的制作有多牛(甚至是去分析它每一个画面的比例),可是,它实际上在开播那阵子,收视率是非常不好的。
真的是一群剧迷天天自来水式的在网络上做各种各样的宣传,然后,靠着梅长苏和靖王的cp打开了女性观众的市场,又找到了“真正权谋剧”这样一个精准的宣传点打开了男性观众的市场,才没有沦为成绩一般的精品剧,而是在第一轮热播的中后期,就大爆特爆了。
陆严河觉得,正午走出了一条最值得所有公司借鉴的制作模式。
主演,必须是知名度和演技的结合,缺一不可,纵观他们的项目,无一不是如此,绝不会出现演技精湛但名气小的主演阵容,或者是流量很大但演技糟糕的情况。
剧作,重视程度,绝不会因为家大业大,就掉以轻心。在ip大爆的那几年,很多影视公司其实是买一个ip然后改得面目全非的。正午却真正做到的能遵循原著的尽量遵循原著,能把原著请过来做编剧的尽量请过来。
从《开端》作者祈祷君所说的内容就可以发现,正午对编剧的重视程度。优渥的创作环境,手把手的剧本撰写指导,一次次有的放矢的讨论和修改。从其他编剧嘴里说出来的国产剧编剧境况,跟正午合作的编剧所描述的相比,仿佛不在一个国度。
然后,不轻视市场,不搞曲高和寡的艺术家心态。有人说正午什么题材都能拍,而且都能拍好,侯洪亮直接说,不,我们偶像剧这一块是短板,一直想做好,但一直没有做好。
而且,他们还真的是在用心地去探索偶像剧,《知否》也好,《开端》也好,其实这两个ip,本身是偏这一类的,只是被他们拍出了高品质的质感,也没有人把它们划转到偶像剧里去。
瞧瞧人家,再瞧瞧其他的那些大佬,谈及偶像剧,眉眼搭拉,嘴角一抽,充满不屑:“我们是艺术家。”
-
施密特劳利跟陆严河谈完了《红眼航班》这部电影以后,又问起了陆严河手上其他的项目。
陆严河说:“我手上的其他项目,除了一部青春爱情题材的电影,暂时都已经有合作的公司了,不过,还有几个不是我编剧和主演的片子,你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
施密特劳利本来是不感兴趣的。
不过,一想到陆严河这些年的成绩,他犹豫了一下,又点了点头。
“噢,对了,那部青春爱情题材的电影,是李治百主演。”陆严河说,“如果绿谷想要做北美发行的话,还是一样的,至少要在五百家影院有两个星期的窗口期。”
施密特劳利:“……”
陆严河笑了笑,说:“施密特,无论是《荣耀之路》还是《情书》,其实都让你赚了不少,如果你能够提供更好的条件,我们灵河制作的电影以后在北美的发行,当然也会始终优先考虑绿谷,就像《小鬼当家》一样,到目前为止,我们灵河制作的电影,应该都没有让你亏损过吧”
施密特劳利无话可说。
-
晚上,陆严河跟李治百和江玉倩一块儿吃晚饭,跟陆严河合作了《迷雾2》的华裔女演员王嘉琦也一起。
去年十一月,李治百和江玉倩拍了一部好莱坞的独立电影,一部讲美籍华人故事的片子,王嘉琦也是主演之一,所以互相认识。
陆严河好奇问他们,这部电影是谁在做,然后,从他们口中听到了一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独立电影公司法拉特。
江玉倩说:“我们这部电影似乎也是打算明年年初送圣丹斯电影节。”
陆严河点点头。
对美国的电影来说,圣丹斯电影节的地位并不比国际四大电影节低,甚至高于除了西图耳电影节的其他三大。
江玉倩拍摄这部独立电影,目的非常单纯,就是为了给自己刷履历用的,用以向电影圈说明,她还想要做一个好演员,不是只拍那些商业题材大的片子。
这当然也很重要。
这属于印象分。
至于李治百……陆严河也没有想到,李治百突然接这么一个片子。
当然,对这部电影来说,这是好事。因为李治百拍完这部电影没有两个月,就因为《活埋》被很多人认识了,也许他们会白捡一个在北美打开知名度的演员。
事实上,以陆严河的眼光来看,这部电影在北美也肯定不是b级片之列了。毕竟李治百、江玉倩和王嘉琦这些主演演员,都在全球范围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尤其是前两者之于亚洲。
只要片方不傻,不把电影贱卖出去,光是亚洲地区就足以让他们赚回本。
“我下个月要去亚洲,《死亡搁浅》要在东南亚几个地方取景拍摄。”王嘉琦说,“如果有时间的话,我想去中国一趟,到时候可以找你吗”
“可以。”陆严河点头,“下个月我在。”
王嘉琦在好莱坞也算是摸爬滚打了很久了。
她在美国不算一个人气很高的女演员。能够拿下《死亡搁浅》这个项目,靠的就是她的资历(演艺经历)。
让陆严河有些意外的是,之前一直在疑惑陆严河为什么不会演艺事业的重心转移到好莱坞来的她,今天晚上竟然一直在有意无意地打听国内演艺圈的情况。
她似乎是对国内演艺圈有点心动。
陆严河想了想,决定把这个消息告诉陈梓妍。
跟王嘉琦接触这么多次,除了一些生活习惯和对事情的看法有不同以外,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陆严河还是能够跟她达成一致的,这也是今天晚上他们会坐在这里一起吃饭的原因。
既然王嘉琦有意,那当然“肥水不流外人田”。
江玉倩接下来要回国,拍一部儒意影业的电影。
李治百则是要留在这边,除了配合做一些《活埋》这部电影的宣传,他还在这边经纪人的安排下,接了一部美国比较火的情景喜剧的客串,就在三月开拍。
每个人的事业都在红红火火地向前。
真好。
-
而除了跟他们见面、吃饭,陆严河这一天的时间基本上都用来回消息、回电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