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天大寒砚冰坚(2 / 2)
这两派不肯相让,争吵不休。
“好了,”元承放下折子,抬眸扫了一遍底下的人,目光如炬,不怒而威,“众卿的意思朕都知道了,先退下吧,改日再议。”
“皇上!”左相的声音穿透了书房。
“各位大人还是请回吧,皇上已经好几日没睡个整觉了。”一旁的张洪保拱手谄笑道,
元承闭上双眼,靠在椅背上,面露倦态,长而浓密的睫毛安安静静地趴在那里,留下一片阴影。
庄衲来双手奉上一碗还冒着热气的汤,轻声道:“皇上,这是慧妃娘娘送来的百合莲子羹,说皇上近来劳累,给皇上明目败火的。”
元承并未睁眼,下颌轻启道:“慧妃人呢?”
“娘娘怕扰了皇上议事,还在廊下候着呢。”庄衲来堆笑,手中暗暗掂量了一下慧妃方才塞给他的荷包,很是有分量。
“让她进来吧。”
盛慧妃自打舞姬一事,冬至宴被皇上当面驳斥后,在储秀殿怏怏了快半个月了。如今朝中正因运河修建而闹得人仰马翻,她掐指一算,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
朝中运河一事既分了老臣派和新贵派,皇后的母家,清河崔氏名望中原,正是老臣派的一员。皇后的父亲更是位极人臣,加封太师。
婕妤冯家正是朝中新贵的代表,自先帝时冯昭仪得宠,才荫封了冯昭仪的兄长,即冯昭仪的父亲,为光禄寺卿。因而皇上近日都去不了皇后和冯婕妤处,以免落人口舌。
皇上向来不爱搭理周美人,沈贵人如今正在禁足,就更没她俩什么事了。
慧妃的平远王盛家如今没有什么实权,但祖上曾是太祖麾下的得力干将,立了大功,太祖亲赐的爵位世代传承。
当时既在群臣前驳斥了慧妃,如今皇上也有意安抚盛家,因此近来慧妃很得脸面,频频进出南书房给皇上送汤送水的。
“外头天冷,慧妃怎还亲自来?这些事让底下的人做就好了。”元承舀了一口羹,眼皮也没抬一下,心不在焉地说道。
慧妃的脸红扑扑的,似乎有些激动,头上的步摇金光闪闪,“臣妾熬了好一会儿的汤了,想亲眼看看皇上喜不喜欢。”
“这羹做得极好,慧妃有心了。”元承只喝了一半,便把汤拨到一边,顺手拿起了一本折子。
慧妃迈着轻轻的步子走到案桌旁,将碗筷放在身后宫娥的托盘上,“皇上若喜欢,臣妾日日给皇上送来。”
元承只轻轻“嗯”了一声,近来皇上忙碌,日日夜夜地批折子,脸都熬瘦了。内侍们平日里大气都不敢喘一下,更别说劝慰皇上了,每每看到慧妃送吃的来,大家都像看到了救星,各种殷勤讨好,生怕她明日就不来了。
“前朝的事虽吃紧,皇上也要注意身子,别太劳累了......”慧妃弱弱地开口,按理说她不应该在南书房重地久留的,但好不容易能看见皇上,她迟迟不舍得离去。
元承放下手中的朱笔,抬眸直对着慧妃,慧妃被他这么一看,反倒有些不知所措,忙低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