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责任重大(2 / 2)
况且,除了曹操,荀彧也看不出汉末乱世当中,还有谁能挽救大汉危亡!他也是在赌,并在曹操身边,尽一切努力引导和影响于他,不使其捅破最后那层窗户纸!
其实,这就是一线之间!同样大权在握,主掌天下,往前一步就是千古名臣,后世楷模;往后一步就是乱臣贼子,篡逆奸雄!只要曹操不越线,荀彧也就成功了!
然而,事与愿违,荀彧最终赌输了,一败涂地!他不是输在押错宝,而是输在自欺欺人!
旧汉王朝,腐朽没落,病入膏肓,根本没有挽救的必要,早就到了改朝换代,更始天地的时候了,荀彧执着忠挚之心,虽值得赞佩,可结果却令人唏嘘不已!
可现在呢,情况完全不同了!因为刘纬的穿越,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荀彧在关键时刻选择背弃曹操,护着天子刘协去了荆州,并几经辗转,最终投靠了刘纬!
此后,君臣一心,携手勠力,中兴大汉,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荀彧的理想和目标,终于实现了,此生本该足矣,却又有幸于七十七岁高龄,人生即将走向终点的时候,担任了大汉王朝的首任民选丞相,名垂史载,光耀千秋,他命运多舛的人生,被彻底改变了,且登峰造极,功德圆满!
荀彧人生轨迹的变化,令人感慨万千!可对他来说,这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
民选丞相,是个更古未,开天辟地的新概念,赢得了大选,荀彧当然很高兴,但在此之余,他亦感到责任重大,不得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懈怠!
荀彧的心里十分清楚,如果自己这个丞相当不好,天下万民不满意,便意味着民主政治改革失败了,起码是遭遇了一次重大挫折,甚至可能伤及皇帝刘纬的威名和圣德,这个责任和罪过,他可是万万担当不起的!
因而,在举行授印仪式之时,荀彧显得异常紧张,从刘纬手里接过的丞相玉玺,都感觉到沉甸甸的,差点没拿稳!刘纬见状,会心一笑,当即口赐四字箴言:可缓为之!
这是一语双关!表面听来,刘纬是告诉荀彧,印玺很重,慢慢接过就好;其内涵,则是在提醒荀彧,该如何当好这个丞相!
荀彧立刻就明白了!因而,他在之后的组阁过程中,基本沿用了刘纬内阁的大部分人员,许多部门机构仍予保留,想象中的大换血,并没有发生,新官上任的三把火,也没有那般炽热猛烈,新朝气象,以温和为主,这就是刘纬所希望的“缓为之”!
事实上,黄权有一个想法是对的,那就是任何新生事物,都不能步子迈得太大,需要过渡和适应的过程!
首任民选丞相,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扮演的是摆渡者的角色,不求冲风破浪,勇往直前,只要能把民主政治之舟,顺利驶向彼岸,便是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