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我在宅斗文里当咸鱼[穿书] > 033(好戏还有的看这我可就放...)

033(好戏还有的看这我可就放...)(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柳叶话音刚落, 老夫人喜上眉梢,一连几日的阴霾,被清扫了个干净。

“那人可看得准确?当真是莹儿?”

“千真万确, 那人说了,是我们侯府的马车,大姑娘今日真的回来了!”

柳叶眉眼含笑, 发自内心喜悦的模样,语气分外昂扬。这些日子以来, 老夫人担心大姑娘担心得夜不能寐, 食不下咽,柳叶贴身照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大姑娘回来了, 老夫人心里的疙瘩也便解开了。

如今大姑娘终于回来了, 她比谁都开心。

老夫人被柳叶哄得开心极了。

“快快快, 先别吃饭了,等着我的娇娇回来再一道吃。”老夫人果真开心坏了,忙让其他人罢了筷子, 不用膳了。

还叫上娇娇了,看看这都是什么事儿。

木樨堂中, 除了老夫人外的那两位主子——傅堂容和陈氏,面面相觑,都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不太好的情绪。

傅堂容以手掩面, 不得已放下手中的筷子,暗想什么时候他这个做儿子的, 还比不上自己的女儿了?

放在以往,母亲断然不会让他饿着肚子等别人的。

何况哪有长辈等晚辈的道理?这件事放在重规矩重体面的母亲身上, 简直不可思议。

傅堂容作为这个侯府的主事人,决定要发话了。

“咳咳。”只是他刚刚清了嗓子,老夫人的话又把他的话头盖过去,没人听到他说了什么。

只听老夫人说:“让厨房准备准备,多来两道莹儿喜欢吃的饭菜。现在人还没到府上,一会儿端上来正好,还热乎着。莹儿在路上受苦了,许久不曾吃过府中厨房做的饭,该不合胃口,不习惯,指不定都瘦了。”

傅堂容:“…… ”

罢了,作为一个孝子,他决定今天晚上先纵容母亲,就先不挑刺了。

只是傅莹珠在这儿,关键是,老夫人吩咐的全是傅莹珠喜欢的菜肴,和他傅堂容没什么干系。

吃喝都十分精细的傅堂容是万万不会容忍自己的肚子为了等傅莹珠,而留在这里吃残羹冷炙的,是以,连忙告退,自个儿开小灶吃饭去了。

留下来的,只有陈氏。

陈氏引着一张脸,面上是掩不住的难看。

难道傅莹珠真把那些佃户和掌柜都给整治好了?

陈氏惊愕片刻,却很快安定下来,暗暗告诫自己,不能自乱阵脚。自古以来,成大事者,都是小不忍,则乱大谋。心中暗念着古人的训诫,她心头果然平静了许多,还有余力去筹谋策划接下去的对策。

傅莹珠离开侯府这几日,陈氏可是天天算着日子,找人去给掌柜递信打探消息。虽说那些掌柜无一回信,她并不清楚庄子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可想来是他们太过忙碌,并不是庄子那头出了什么事。

不然,是一定会告诉她的。

掌柜和庄头们,拿了她不少钱财,那人钱财,就要□□。他们一直都是这么干的,也从未出过错,让陈氏省了不少心。

几人一块去对付傅莹珠,没有会失败的道理,就连自个儿,在他们手底下也是吃瘪不小,好几次大发雷霆呢。

陈氏推己及人,觉得傅莹珠能撑这么几日,已经算是本事不错的了。

心中这样一想,陈氏顿时定下心神,也能摆出如同往常一般,和颜悦色带笑的表情,“呦,母亲左盼右盼,可算把大姑娘给盼回来了。”

心里却想,哼,傅莹珠在庄子那边定然是受尽了委屈,强撑了几日,终于撑不住了,灰溜溜地回来,恐怕要扑到木樨堂这来哭呢。

对于陈氏来说,人生一大乐事,就是痛打落水狗。落井下石的事情,她最爱看了。是以,这一出好戏,她当然要趁着傅莹珠丢脸的时候,狠狠踩上几脚踩才对呀。

陈氏道:“大姑娘离开这么久,哪里只有母亲想念她,儿媳对她也是想念得紧啊。母亲,等用完膳,便让我多留片刻,也看两眼大姑娘吧。”

老夫人瞥了陈氏一眼,知道陈氏肯定没安好心,可眼下她得好好叫人收拾收拾,一会儿要迎接外出的孙女,实在懒得对付陈氏,也不想坏了此刻的心情,便默许了陈氏也留在这儿。

在府里等了有一整盏茶的功夫,傅莹珠回来了。

进了府,吩咐红果与绿柳回院子搁置了行李,傅莹珠自个儿带着青桃往木樨堂那,去给老夫人请安。

进了木樨堂,方才得了老夫人吩咐的厨房将新的膳食送了上来,老夫人只想拉着傅莹珠的手说话,连忙招呼着叫傅莹珠坐到了自己的身边。

抓着傅莹珠的手左看右看,老夫人眼里蓄起泪光,“天可怜见的,这才几日,我孙女儿便瘦了。”

陈氏:“……”

自打傅莹珠进来的那一刻,陈氏的目光就没从傅莹珠身上撤下来过。

原本以为,这趟去了庄子,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还要受人刁难,傅莹珠日子过得苦,人也会迅速憔悴,看上去落魄狼狈,哪想到傅莹珠掀帘进来,面色红润,唇畔带笑,端的是一副日子过得滋润无比的模样。

一时之间,陈氏也不知道是自己瞎了眼,还是老东西瞎了眼。

这左看右看,傅莹珠也不像是消瘦的模样,这句话老东西是如何说得出口的?

陈氏心里鄙夷得不行,再稍微的心态崩盘之后,又迅速整顿好姿态,不会做出失态的事情。

略微思忖之后,陈氏设身处地想了想,自己倘若是傅莹珠,哪怕此去,被人叼难,觉睡不好,饭吃不香,也断然不会令人瞧出来的。而是会尽心遮掩,求得一个漂亮的退场,不让人看到热闹。

这,就叫做,虽败犹荣。

傅莹珠现在出息了,心性竟然磨练到如此地步,都能不动声色,不露山水。即使在外面吃了苦,受了难,也不在人前表露出来,被人看笑话,知道要脸面了。

呵呵,只是有句老话说得好,死要面子活受罪。

且看看这心思沉稳进退有度手段了得老东西心尖宠的大姑娘,能撑到什么时候。

陈氏慢悠悠喝了一口凉茶,唇边挂着一丝冷笑,冷眼相看那对握住手,抱在一起诉衷情的祖孙们,心中不乏冷笑。

终于,让陈氏等到了。

老夫人终于不是只抓着傅莹珠的手,泪眼婆娑的心疼她的身体,而是转头问起庄子上的正事。

问她办得好不好,庄头管事们如何,佃户和收成都怎么样。

陈氏立即放下茶盏,竖耳静听。

老夫人问:“莹儿,你此番到南边庄子那,都做了些什么,快些与祖母说说。”

傅莹珠笑道:“要先感谢祖母叫父亲支给我的十个护卫。”

若不是武力值放在那儿震慑,其他人也未必那么老实。

有些时候,越是粗暴的办法就越是管用。

虽然从头至尾,护卫的刀都没有□□过,但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震慑。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看见他们刀的时候,也要掂量几分,看自己有几分本事。

这便是傅莹珠不辞劳苦,硬是要来带刀护卫的用意。去庄子回来,果真证明,能省她不少事,少废了唇舌和功夫。

傅莹珠笑得十分坦然,胸有成竹的模样,半点不见慌乱,见她如此,老夫人心底难免一惊。

莹儿看起来既是这样的轻松与从容,难道,庄头与掌柜的事,都被她给解决好了?

这念头立刻使笑意跃入老夫人的眼中,心里放心许多,目光带上了自豪之色:“那你好好同祖母说一说,为何要感谢。”

“孙女儿此番要去庄子,是为查账而去。初时,庄头与掌柜并不配合,孙女儿稍加惩戒,事情便顺利得多了,这次回来,再过几日,想来账本就理清了。其中曲折,说来话长,祖母,孙女儿饿了,先让孙女儿用饭吧。”

因着陈氏在场,傅莹珠并未将自己用的那些手段说得很清楚。

她可不想给人当正面教材。

陈氏的心眼可多着呢,万一被学走了,变得更聪明了怎么办?

傅莹珠虽然不想与她斗,但也要提防着陈氏来斗她。

再加上傅莹珠也是真的饿了,便一门心思只想着用饭用饭用饭。

在高氏家中吃到的青团虽是好吃,可消化起来也快,不顶饱,再加上一路颠簸,她对于饭菜的渴求可以说达到了顶点。

为了早点吃上饭,傅莹珠甚至撒起娇来,“祖母您最好了,先叫孙女儿吃饱了,有力气了,再给您好好讲一讲。”

老夫人听到她说事情进展得顺利,就已经高兴到眼睛笑眯成缝,孙女儿这样厉害,她一个老太太也与有荣焉,骄傲得很,听傅莹珠说饿,连忙松开了手,“怪祖母一时高兴,竟把这事忘了,你定然是累坏了吧,用好饭后,好好回去歇一歇。”

“多谢祖母。”傅莹珠连忙找好位置,落座吃饭。

另一侧,听闻傅莹珠在庄子那边进展顺利,陈氏的脸上已经挂不住笑了,差点把手中的茶盏给捏碎。

不论是庄头,还是掌柜的,陈氏都是与他们打过交道的,都是些难啃的硬骨头,只是稍加惩戒,如何能镇得住他们,又如何能让他们吐出来真账本?

难不成,是傅莹珠在诈她?亦或者,傅莹珠果真如此深藏不露,深藏不露到,已经让陈氏看不懂她道行的地步?!

要知道,账本出了错,这些庄头和掌柜可也落不到好!

陈氏如鲠在喉,本来这次晚膳准备好肚子吃饭,可是被傅莹珠打断,吃饭的心思都没有了。

抬眼一看,对面傅莹珠好吃好喝,胃口好得很,陈氏心头憋闷得很,忍不住问,“既然进展顺利,大姑娘为何在庄子那留了那么久?”

这话一出,陈氏那憋闷愤怒的情绪像是找到了出口,接着说道:“要知道,你祖母可是天天挂念着你,多亏是身体硬朗,不然怕是又要忧思过重、郁结于心病倒了。”

见傅莹珠在庄子那一点苦都没吃着,还不知道使了什么招数,破了她布的局,陈氏心里愤恨异常,若是不给傅莹珠点颜色看,怕是就要气倒了。

所幸她那善于变通的本事,叫她很快捉住了傅莹珠的小辫子,然后抓住这个小辫子,开始大做文章。

既然进展顺利,傅莹珠就不该在庄子那待那么久,父母在,不远游,家里老东西盼着她回来,她倒好,在外面逍遥自在,这是何等的不孝!

陈氏冷眼看着傅莹珠,教训道:“你在外头逍遥自在,却不知道,你祖母日日挂心着你呢,百善孝为先,你可不能忘了。如此不孝,说出去可是要让人笑话的。”

陈氏一脸真心为傅莹珠好的模样,说的话却不怎么中听。

一番阴阳怪气的话,就是等着挑拨离间呢。

老东西对傅莹珠实在是太好,好得让陈氏眼红。

如今自然是要见缝插针,能挑刺就挑刺,能找茬就找茬,半点不给傅莹珠好看的。

傅莹珠正好好吃着饭,一顶不孝的帽子就扣了过来,她缓缓停了吃饭的动作,拿起帕子擦了擦唇角,并不看向陈氏,而是看向了老夫人:“就知道祖母对孙女儿最好,一直挂念着孙女儿。孙儿自然也是挂念祖母的,也知道自己离家多日,让祖母挂心,很是不孝,也想早日回来,只是……”

顿了顿,傅莹珠慢慢悠悠道:“孙女手头上有祖母交与我的事情,若是不办好,一心只想着回家,虽然全了孝义,却辜负了祖母的期望。自古以来,便难有两全之法。孙女思忖着,既然离家已是不孝,那就更不能辜负祖母的期望,更是要把事情做好,才能回来吧?”

“好在如今庄子和铺子的事情已经摆平,也算孙女忠与孝,总是保全了一个的,不至于愧对祖母。”

她半点没有恼怒的样子,反倒情绪平稳,条理清晰。

老夫人听了,不仅没有被陈氏挑拨离间到,反而开心极了,连着点头:“莹儿说得对,是这个道理。我一个老太太天天呆在家里,没什么事情,也就念叨念叨你在外头不好办事,哪里有你四处奔波辛苦?祖母心疼你还来不及,又怎会觉得你不孝呢?”

老夫人算是把这个话茬揭过去了,陈氏的目的半点也没达到,倒把自己气得够呛。

柳叶一直近身伺候着,暗中观察各位主子的脸色。待看到陈氏一张脸变得十分的不好看,暗中摇摇头,同时很有眼色的替陈氏倒了被茶水,给她压压火气,免得控制不住自己,当堂发挥出来,闹得大家都难堪。

要说句实话,是陈氏格局小了,眼界低了,脑袋也变笨了。

事到如今,还在老夫人面前显露心思,真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的。

大姑娘这些话呀,任是谁听了,都会开心的。事办得漂亮,话说得好听,这样的人,谁能不喜欢呢?难怪老夫人一颗心全挂在大姑娘身上呢。

柳叶作为老夫人随身伺候的丫鬟,在一旁看着,把傅莹珠进来的表现和变化都看在眼里,就越是心悦诚服。

大姑娘是真的变沉稳了,面对着陈氏泼过来的脏水,都不会气急败坏,没有失去风度。

这点,即使是深居后宅的夫人,恐怕都难以做到。要知道,孝,可是时人最看重的品质。反而有理有据,把陈氏的话给反驳回去不说,还说得漂漂亮亮,全了自己的名声,又让人找不到话头来发挥。

不管在哪里,都少不了偏听偏信的人,柳叶知道傅莹珠的好,可其他人可不知道。

陈氏刚才那番话,但凡传了出去,众口铄金,本来没影的事情,也要被传得有鼻子有眼的。

大姑娘若是应对不好,那些耳根子软、容易相信别人的,恐怕真要觉得大姑娘不孝了。

“青桃。”傅莹珠回头看了一眼,示意青桃过来,“你去将单子拿过来,给柳叶过目。”

青桃应声而去。

吩咐完,傅莹珠转回头,轻笑着看向老夫人,“祖母。”

傅莹珠道:“这番孙女儿前去庄子,经历了一番波折,再加上想给祖母带些新鲜玩意儿尝尝,才回来得晚了。”

“庄子那边山水好,土地也肥沃,山中的竹笋鲜嫩、河边的艾草清香、散养在树林中间的小公鸡肉质又嫩又香。”

“祖母记挂着孙儿,孙儿也一直记挂着祖母,带了不少鸡鸭鱼肉回来,给祖母尝尝鲜。”

老夫人原本就不把陈氏的话太放在心上,傅莹珠即使真像陈氏说的那样,到了山野间,见了新鲜事物就忘了她这个祖母,她也只当小孩玩心重,纵容一下也就过去了。

再棒槌,还能有她儿子傅堂容棒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